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5-21 04:46 星期三
2023-08-15 12:00
港股午评:恒指跌0.8% 内房股继续疲弱 远洋集团发盈警一度大跌15%
格隆汇8月15日|内地央行超预期降息,7月重磅宏观经济出炉,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7.31。港股低开小幅冲高,恒生科技指数、国指一度转涨,午间分别收跌0.37%和0.65%,恒指跌0.8%表现相对较弱。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快手跌近3%,阿里巴巴、美团跌超1%,小米、百度翻红;国家统计局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调整阶段,内房股与物管股继续下跌,远洋集团发盈警一度大跌15%,惟碧桂园转涨;香港零售股、光伏股、餐饮股、锂电池股、生物科技股纷纷下跌。
另一方面,电力股、家电股部分逆势上涨,创科实业连续3日反弹,电信股中国移动涨约1%再度刷新阶段高价。
SH 恒生指数ETF HK 恒生科技指数
25.0w 阅读
2023-08-15 11:54
格隆汇8月15日|极氪汽车官微宣布,全国10城部分极氪家门店延长营业时间至23:00。
HK 吉利汽车
18.7w 阅读
2023-08-15 11:53
大行评级 | 摩根大通:下调九龙仓置业评级至“减持” 目标价27港元
格隆汇8月15日|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指,九龙仓置业曾经是访港旅客消费回升的受惠者,但日前公布的中期业绩反映出本地旅游业全面复苏可能仍需要一段时间,投资者的憧憬消减,因此相应将公司的投资评级从“增持”一举降至“减持”。该行又指,九仓置业未来要面对的进一步不利因素包括由于周边地区供应增加,或令尖沙咀写字楼市场租务前景恶化。与同业相比,九龙仓置业的股息回报率为3.4%,估值水平似乎过高。假设其股息回报升至约4.5%正常水平,目标价从50港元降至27港元,较现价有26%下行空间。
HK 九龙仓置业
18.5w 阅读
大行评级 | 招银国际:下调李宁目标价至52.97港元 评级“买入”
格隆汇8月15日|招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指,李宁中期业绩略逊于预期,惟库存水平、零售增长和2023财年指引更新均较预期好。该行表示,由于集团的自营和电商渠道或需要更多折扣及去库存,或同店销售增长仍然缓慢,经营去杠杆率可能高于预期,令公司毛利率及营运利润率继续受压。该行分别下调集团2023至25年的净利润预测11%、13%及11%,目标价相应由66.44港元下调至52.97港元。不过,该行认为集团仍有很大增长空间,进行改革应该可帮助到公司,加上现时估值不高,负面因素已大致反映,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HK 李宁
22.6w 阅读
2023-08-15 11:42
港股异动丨康希诺AH股齐跌 员工持股平台计划减持不超491万股A股
格隆汇8月15日|康希诺AH股均跌超4%,分别报26.3港元及84.27元。公司昨晚公告,股东天津千益、天津千睿、天津千智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491万股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1.98%。
HK 康希诺生物 SH 康希诺
19.1w 阅读
2023-08-15 11:40
大行评级 | 交银国际:微降宝胜国际目标价至1.46港元 续持“买入”
格隆汇8月15日|交银国际发表报告指,下半年体育用品市场销售发展缓慢,故降低宝胜国际2023-24年收入和利润预测,但仍认为其估值有上升空间,将目标价微调,由1.52港元降至1.46港元,维持8倍市盈率不变,维持“买入”评级。由于天气恶劣,7月份销售额同比下降6%:管理层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下半年整体呈上升趋势,料下半年的经营利润率将持平于第二季度的水平,第二季度为2.7%。
HK 宝胜国际
17.4w 阅读
2023-08-15 11:35
大行评级 | 大和:予招商局港口“买入”评级 7月吞吐量同比微升0.4%
格隆汇8月15日|大和发报告指,招商局港口7月的吞吐量同比微升0.4%,其中中国港口吞吐量上涨0.1%,国际港口吞吐量上涨1.1%。国内港口方面,7月份长三角吞吐量同比下降2.4%,上港集团同比下降2.4%,不过环渤海地区港口同比增长4.6%;国际港口方面,科伦坡过集装箱码头(CICT)吞吐量同比下降1.7%,昆波特(Kumport)吞吐量同比上涨26%。大和还指,招商局港口2023年首7个月总吞吐量同比上升0.4%,其中中国港口上升1%,国际港口下降1.4%。大和对该公司给予“买入”评级,主要风险是吞吐量增长低于预期。
HK 招商局港口
16.5w 阅读
2023-08-15 11:31
港股异动 | 九龙仓置业跌近7% 市值险守千亿港元 小摩降评级至减持
格隆汇8月15日|九龙仓置业(1997.HK)现跌6.89%,报33.8港元创逾8个月新低,总市值险守千亿港元。
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指,九龙仓置业曾经是访港旅客消费回升的受惠者,但日前公布的中期业绩反映出本地旅游业全面复甦可能仍需要一段时间,投资者的憧憬消减,因此相应将公司的投资评级从“增持”一举降至“减持”。
该行又指,九仓置业未来要面对的进一步不利因素包括由于周边地区供应增加,或令尖沙咀写字楼市场租务前景恶化。目标价降至27港元(原本50港元)。
HK 九龙仓置业
22.7w 阅读
2023-08-15 11:29
大行评级 | 大摩:下调长实集团目标价至58港元 评级“增持”
格隆汇8月15日|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指,由于料长实集团经常性收入预测较低,将目标价由59港元下调至58港元,相当每股资产净值折让45%,评级为“增持”。该行将集团2023年的每股盈测下调12%,而2025年每股盈测下调5%。由于预料中国发展物业销售较预期慢,下调今年的预售物业预测。该行指,是次的目标价亦计入了今年下半年因终止出售豪宅项目21 BORRETT ROAD而没收的20亿元按金,并假设项目将在未来逐步销售,又纳入最近收购Civitas Social Housing的租金贡献和更高的净债务。
HK 长实集团
12.9w 阅读
2023-08-15 11:22
大行评级 | 招银国际:维持小米目标价16.41港元 重申“买入”评级
格隆汇8月15日|招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指,小米昨天召开董事长年度演讲,发布一系列产品。该行认为MIX Fold 3的大部分规格升级符合预期,考虑到高昂的BOM成本和同行类似的定价策略,与之前版本相比没有降价并不奇怪。展望未来,该行看好小米的高端化策略,包括快速拓展折叠屏手机市场、产品创新、智能机器人开发和边缘人工智能应用。考虑到盈利复甦和智能新能车的上升空间,认为风险回报具有吸引力。基于2024财年24倍市盈率,维持目标价16.41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HK 小米集团-W
14.1w 阅读
2023-08-15 11:15
大行评级 | 花旗:予小米15港元的目标价 评级“买入”
格隆汇8月15日|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小米昨日举办产品发布会。首发了最新折叠旗舰机型小米MIX Fold 3、廉价旗舰机型红米 K60 Ultra、Pad 6 Max、小米品牌8 Pro和Cyberdog 2。Mi MIX Fold 3和CyberDog 2的推出,印证小米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和高端产品战略。该行认为,K60 Ultra和Pad 6 Max的激进定价将支持2023年下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和物联网业务复苏。该行采用分部总和(SOTP)估值法,对应目标价15港元,评级为“买入”。
HK 小米集团-W
6.6w 阅读
2023-08-15 11:09
港股异动 | 远洋集团一度大跌15% 料中期最多亏损200亿元
格隆汇8月15日|远洋集团(3377.HK)一度大跌15%,现报0.33港元创2012年1月以来新低,总市值25亿港元。公司预期上半年亏损约人民币170亿元至200亿元。在此之前,远洋集团曾在2022年发生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毛利率也创下新低。与此同时,远洋集团还濒临票据、债券双双违约的边缘。
HK 远洋集团
12.4w 阅读
2023-08-15 11:09
大行评级 | 高盛:下调希慎兴业目标价至27.3港元 评级“买入”
格隆汇8月15日|高盛发表报告指,希慎中期纯利达1.9亿港元,包括物业重估亏损收窄至7.54亿港元,扣除该因素,基本净利润按年跌17%至10.3亿港元,低于该行及市场预期。该行指,希慎中期股息持平至每股0.27港元,管理层重申对稳定股息政策的承诺,并将取决于公司中短期的经营表现和资本支出需求,以及宏观环境。高盛表示,将希慎在2023年至2025年基本净利润预测调整为降14%至9%,并将其目标价由32港元下调至27.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HK 希慎兴业
2.1w 阅读
大行评级 | 大和:下调李宁目标价至55港元 评级“买入”
格隆汇8月15日|大和发表研究报告指,李宁上半年业绩较预期好,收入按年增13%至140亿元,净利润跌3%至21亿元。李宁管理层维持2023财年收入和净利润率均按年增长中双位数的指引,该行认为是一个轻微的正面因素。不过,由于消费者信心不理想、去库存压力于下半年持续及面对国际运动品牌的挑战,故短期而言公司重估的催化剂有限。该行下调集团的2023至25年每股盈测7%至11%,以反映本年至今较预期弱的消费情绪及较低的毛利率预期,目标价由74港元下调至55港元,惟重申“买入”评级。
HK 李宁
3.8w 阅读
大行评级 | 大摩:予哔哩哔哩13美元的目标价 评级“与大市同步”
格隆汇8月15日|大摩发报告指,对哔哩哔哩美股目标价为13美元,2023年每股亏损预测为6.58元,2024年每股亏损预测为1.51元,评级为“与大市同步”,原因包括该公司由于缺乏自主开发游戏的经验,游戏业务知名度仍然较低。
大摩指,哔哩哔哩将在本月30日在推出一款名为《闪耀!优骏少女》的新游戏,这有利于该公司股票发展趋势。大摩预计,根据目前的数据,新游戏推出后,市场普遍预测第三季度游戏收入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6%至15.6亿元。不过,2023年游戏收入存在下行风险,原因包括竞争激烈;截至8月11日,预计注册玩家数量不足100万,远低于其他同类别;由于收入延迟,游戏收入对第三季度贡献有限。
US 哔哩哔哩 HK 哔哩哔哩-W
4.9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