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20:49 星期一
18分钟前
研究:AI工具在心理疾病诊断上优于传统量表
格隆汇11月24日|据斯德哥尔摩消息,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利用人工智能助手开展的心理健康评估访谈在疾病诊断准确率方面优于目前医疗体系中常用的标准化量表,这为精神卫生领域数字化评估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结果显示,在这9种心理疾病中,AI助手在其中8种中表现出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尤其在区分症状存在重叠的精神障碍时表现突出。
公司问答丨海天瑞声:谷歌、阿里一直以来是公司的重要客户 公司为其提供AI训练数据
格隆汇11月24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海天瑞声提问:请问谷歌和阿里是不是贵司客户?贵司有为上述公司提供AI语料训练数据吗?阿里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能否达到10%? 海天瑞声回复称,谷歌、阿里一直以来是公司的重要客户,公司为其提供AI训练数据。关于阿里收入占比问题,公司将严格按照交易所相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您关注公司披露的公告。
SH 海天瑞声
10小时前
OpenAI加强应对谷歌AI竞争
格隆汇11月24日|OpenAI CEO Sam Altman近期在内部备忘录中坦言,Google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可能为公司带来“短期经济逆风”。据The Information,Altman承认Google新推出的AI模型或已暂时领先,并表示“我们知道自己还有工作要做”,公众舆论“可能会有一段时间较为严峻”。Altman特别称赞Google在模型预训练阶段取得的“出色成果”,而OpenAI正在开发名为Shallotpeat的新模型以应对技术挑战。 尽管OpenAI估值仍高达5000亿美元,但包括Anthropic和Google在内的竞争对手正加速追赶,后者通过Gemini聊天机器人逐步缩小与ChatGPT的使用差距。
US 谷歌-A US 谷歌-C
10小时前
美媒:伯克希尔哈撒韦买Alphabet或非巴菲特本人决策
格隆汇11月24日|据CNBC,本月14 日,伯克希尔哈撒韦披露其在第三季度买入1780万股谷歌母公司Alphabet 的A类股票后,仅一周时间,这笔持仓的市值已增加约4.15亿美元,达到接近53.5亿美元。 尽管媒体普遍将投资决策归功于巴菲特,但CNBC指出,这笔投资实际上很可能是由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组合经理Ted Weschler或Todd Combs主导,他们两人可以作为“自由投资者”行事。这两位经理人此前也负责了多笔偏科技股投资,包括买入亚马逊股票。 彭博专栏作家Nir Kaissar回顾巴菲特一贯的投资原则,指出正因他始终避免投资自己不完全理解的企业,才得以在1990年代末成功避开互联网泡沫。Kaissar认为,此次投资凸显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在新任首席执行官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领导下的投资风格变化。<u>与巴菲特避免投资自己不完全理解的高估值科技公司不同,阿贝尔似乎更愿意为潜在高增长公司提前付出高价</u>,而巴菲特很少这样做,甚至从未这样做过。
US 谷歌-A US 伯克希尔哈撒韦-A US 谷歌-C US 亚马逊
10小时前
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
格隆汇11月24日|阿里旗下的AI助手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超越ChatGPT、Sora、DeepSeek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AI应用。
US 阿里巴巴 HK 阿里巴巴-W
10小时前
灵光上线6天已突破200万下载
格隆汇11月24日|蚂蚁集团旗下通用AI助手灵光在上线6天总下载量突破200万:在首次破百万下载用时4天刷新纪录后,再破百万的时间压缩到了2天。目前,灵光在App Store中国区免费应用榜单中维持第六位,App Store中国区免费工具榜维持第一。
US 阿里巴巴 HK 阿里巴巴-W
11小时前
瑞银:明年AI与科技将引领全球股市上涨15%
格隆汇11月24日|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办公室表示,人工智能以及更广泛的科技主题将在2026年继续成为全球股市表现的主要驱动力,延续2025年的强劲走势。在最新展望中,瑞银认为宏观环境正在变得更加有利,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在明年下半年趋于稳健。 根据该行预测,美国GDP增速为1.7%,受益于更宽松的金融环境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欧元区增速预计为1.1%,亚太地区接近5%。尽管市场仍担忧大型科技股估值过高及潜在泡沫风险,瑞银依然保持乐观态度,认为人工智能、财政支持和货币宽松政策将继续推动市场上涨,即便人口结构和去全球化等长期阻力仍在。 预计全球股市到2026年底将上涨约15%,在美国市场,瑞银看好科技、公用事业和医疗保健板块。在欧洲市场,偏好工业、科技和公用事业。在亚洲市场,中国尤为突出,尤其是科技行业,预计2026年盈利增长将飙升37%。
20小时前
阿尔特曼内部信预警:Gemini致OpenAI面临严峻考验
格隆汇11月24日|Alphabet旗下谷歌(Google)上周二发布的最新版人工智能(AI)模型Gemini 3,推出不久便横扫包括LMArena大模型竞技场榜首,并获业界好评。Gemini 3推出后,美国亿万富商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平台发贴文指“做得好”,聊天机器人ChatGPT开发商OpenAI行政总裁阿尔特曼(Sam Altman)则“恭喜谷歌推出Gemini 3!看起是出色的模型(great model)”。 不过,阿尔特曼早在上月在内部备忘录对员工表示,谷歌近期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进展“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一些暂时性的经济阻力”,但他补充,OpenAI最终仍会保持领先地位。OpenAI研究人员此前已获悉谷歌已研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其开发模式似乎已超越OpenAI。 阿尔特曼在备忘录中说,“我们清楚还有部分工作亟待推进,但目前正快速追赶”。他提醒员工,“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外界对公司的评价氛围将会相当严峻”。他的言论表明,OpenAI相对于谷歌、AI初创公司Anthropic等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先优势正在缩窄。
US 谷歌-A US 谷歌-C
昨天 10:40
AMD CEO苏姿丰:不担心AI泡沫 投资不够反而比较危险
格隆汇11月23日|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AI)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不担心AI泡沫,愿意“大胆下重注”的人正取得回报,投资不够反而比较危险。苏姿丰相信算力需求是“永无止境的”,随着AI市场的成长,提供最好、最可靠AI基础设施的公司将蓬勃发展,这些想法构成她的战略内核。 她说:“我并不担心AI泡沫。我真的相信,抱持这种想法的人有点太短视了。他们没有真的看到这项技术的能耐。”她也认为科技公司对AI用途的探索,还只是触及皮毛而已。苏姿丰指出,“现在并非隔岸观火、担心自己是不是投资过度的时候。在我看来,投资不足比投资过度要危险得多”。苏姿丰表示,到2030年,AI和数据中心运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每年1万亿美元。
US 超威半导体
昨天 09:10
月球制造+质量投射器,马斯克瞄准每年100太瓦太空能源产能
格隆汇11月23日|埃隆·马斯克在20日发文称“星舰(Starship)应能每年向轨道运送约300吉瓦的太阳能人工智能卫星,甚至可能达到500吉瓦。” 一博主对此表示,“若以每年300吉瓦(GW/yr)的速度增长,仅需12年就能超过全球当前的总发电量(约3.5太瓦)。” 23日,马斯克回应称,“月球制造结合质量投射器,将能实现每年超过100太瓦的(产能/能量输出)。”
昨天 08:57
东方汇理:AI非泡沫 但也不能乱买
格隆汇11月23日|东方汇理资产管理亚洲高级投资策略师姚远(Aidan Yao)、东方汇理资产管理亚洲投资主管Florian NETO于2026投资展望发布会现场发言,核心观点如下: 1、“当我们谈论AI有没有泡沫的时候,我们必须分得很清楚——如果我们谈的是AI这项技术的整体发展,我们完全不认为这是一个泡沫。 2、<u>目前AI对美国GDP的贡献大约只有2.5%</u>。如果对比历史上铁路和互联网这两波颠覆性技术,它们在高峰时期对GDP的贡献达到3%到5%。所以我们现在仍然处于这项颠覆性技术建置的<u>早期阶段</u>。<u>从全球来看,AI作为一项技术,绝对不是泡沫</u>。 3、我们真正比较担心的,是美国股市后半段(指权重股)极高的估值集中度。这也是为什么在回答前一个问题时,我们提到<u>AI投资必须采取多元化策略</u>关键是要同时关注以下几个指标:<u>股权估值、流动性指标、企业盈利,以及这些巨额资本开支(CapEx)的资金来源</u>。 4、早期很多人说AI不是泡沫,大家应该乐观,因为这些公司是<u>用自有现金储备来支应资本开支</u>。但现在越来越多情况是,<u>即使是“Magnificent 7”(美股七巨头)当中的几家)也开始进入债券市场融资。</u> 5、<u>目前在投资级(IG)美元债市场,AI相关企业的发债规模已经超过金融业,成为最大的发债主体</u>。 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游戏规则就是<u>“多元化+精选个股”</u>。过去几年那种“闭著眼睛买大盘、买权重股的“懒人投资法”可能不再管用,必须更加精选。” 6、资本开支(CapEx)的绝对金额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所有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砸钱,但每个公司真正的项目品质、目标市场和变现能力其实差异非常大”。 一些公司只是为了“跟风参赛”、怕被甩在后面而硬著头皮投入,却未必有足够的实力与清晰的变现路径。 7、再谈最近很热的“债务融资”话题——<u>过去两个月,七巨头类的公司在投资级债券市场发行了约1,600亿美元的债券</u>,这确实是个大标题新闻。 8、有几点需要注意:<u>这些公司的CDS(信用违约互换)利差已经上升</u>,也就是说,发债的成本变高了。对信用债投资人来说,买这些债券是否划算,我们持保留态度。 9、虽然发债绝对金额很大,但相对于这些公司动辄数兆美元的市值来说,<u>发债规模/市值这个比例其实还在合理范围,并没有失控</u>。用债务杠杆去抓住好机会,本来就是企业在每个经济周期都会做的事,<u>只要项目好、回报高,适度举债完全正常</u>。比起完全用现金,债务融资确实让人感觉“没那么舒服”,但也不能因此就要求企业放弃好机会。 10、总结我们现在管理组合时的“焦虑感”来源,就是:大家都在争相发债、争相砸钱,热度确实过于汹涌。 <u>我们的应对方式有三:更倾向持有股票而非债券;布局更广,不只局限美国;极度精选</u>——只重仓我们相信真正有实力、项目能变现的领军企业;对于那些还没证明自己、只是靠规模大的公司,即使它们市值再高,我们也大幅低配甚至完全不碰。”
昨天 08:16
Sam Altman:见证Codex团队的发展进步 他们必将打造出该领域内最优秀、也最重要的产品
格隆汇11月23日|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见证Codex团队的发展进步,实在令人惊叹;他们的表现堪称 “猛兽” 级。这款产品/模型目前已经非常出色,未来还会变得更加完善。我相信,他们必将打造出该领域内最优秀、也最重要的产品,并为后续大量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前天 21:16
阿联酋:将投入10 亿美元用于在非洲地区拓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服务
格隆汇11月22日|阿联酋周六表示,将投入10 亿美元用于在非洲地区拓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服务,旨在帮助各国实现国家发展重点目标。
前天 09:57
黄仁勋:在“AI泡沫”讨论背景下,公司无论如何都会陷入“怎么都赢不了”的舆论处境
格隆汇11月22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近日的一次全体会议上就公司业绩表现发表讲话。黄仁勋表示,市场并不欣赏英伟达的亮眼成绩,在“AI泡沫”的讨论背景下,公司无论如何都会陷入“怎么都赢不了”的舆论处境。“如果我们交出优秀的季度成绩,那外界就会说我们助推‘AI泡沫’;如果业绩糟糕的话外界又会说‘AI泡沫’要破裂了”。
US 英伟达
11-21 21:55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AI企业的上涨潮不太可能重演当年互联网泡沫的情景
格隆汇11月21日|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周五表示,他认为当前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美股上涨潮不太可能重演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的崩盘情景,主要原因是如今的AI相关企业更为成熟,且拥有真实的盈利能力。美联储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大约30%的受访者认为,“市场情绪突然转向不利于AI”是对美国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的显著风险之一。杰斐逊指出,投资者对AI企业的热情出现之际,当前的金融体系整体是“稳健且具韧性”的。他在讲话中表示,与当年的投机性互联网泡沫不同,AI 企业迄今并未大量依赖债务融资。杰斐逊说,市场情绪转向时,杠杆率的有限使用“可能会降低通过信贷市场向更广泛经济传导程度。”
下一页
手机号码
+86
验证码
* 微信登录请先绑定手机号,绑定后可通过手机号在APP/网站登录。
绑定

绑定失败

该手机号已注册格隆汇账号,您可以选择合并账号。

关于合并:

1.合并后可使用手机号或微信快捷登录;

2.仅保留手机账号信息,清除原有微信账号信息;

3.付费权益将同步至手机账号;

4.部分特殊情形可能导致无法合并;

合并
返回上一步
确认您合并的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输入后提交合并账号
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