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7-07 02:38 星期一
2022-12-26 23:09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评估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行情况等 依法动态采取适当的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措施压制疫情高峰
格隆汇12月26日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动态追踪国内外病毒变异情况,评估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等特点变化,及时跟踪研判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监测社区人群感染水平,监控重点机构暴发疫情情况,动态掌握疫情流行强度,研判疫情发展态势。综合评估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行情况等,依法动态采取适当的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措施压制疫情高峰。
15.1w 阅读
2022-12-26 23:09
国家卫健委:分级分类救治患者
格隆汇12月26日丨国家卫健委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及,分级分类救治患者。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自我照护;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在亚定点医院治疗;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以及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例,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在三级医院治疗。
13.0w 阅读
2022-12-26 23:08
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安排进一步做好医疗物资运输保障工作
格隆汇12月26日丨为认真贯彻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力保障各类医疗物资产成品和原材料运输,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对进一步做好医疗物资运输保障工作进行部署安排,要求各地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当前保障医疗物资安全高效运输对于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的重要性,认真落实最新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严格按照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部署,加强与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的供需对接,健全应急运力储备,强化统筹调度,“一事一协调”保障各类医疗物资运输需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0.6w 阅读
2022-12-26 23:07
格隆汇12月26日丨国家卫健委:动态监测定点医院、二级以上医院、亚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以地市为单位,当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综合医院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床位使用率达到80%时,医疗机构发出预警信息。
9.1w 阅读
2022-12-26 23:07
国家卫健委: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格隆汇12月26日丨国家卫健委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及,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12.1w 阅读
2022-12-26 23:03
国家卫健委: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格隆汇12月26日丨国家卫健委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10.7w 阅读
2022-12-26 23:01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格隆汇12月26日丨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妥有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10.7w 阅读
2022-12-26 22:35
脱销的血氧仪:现货喊出1480元高价 预售要等元旦后才发货
格隆汇12月26日丨据每经,近期,“沉默性缺氧”引发关注,血氧仪等医疗器械热销。在20天前,有消费者以189元买到的血氧仪,现在电商平台恢复原价299元,且显示无货。12月26日,记者发现血氧仪相关产品已出现断货、预售时间长等情况。有血氧仪厂家销售人员介绍,其所在公司在手订单较大,预计要元旦后才有货。而在电商平台上,也有些商家将官方店标价299元的产品,挂出了1380元、1480元的高价。通过客服平台得到客服确认,“没有挂错价格”。
1.5w 阅读
2022-12-26 22:32
北京社区医院将供应新冠口服药Paxlovid 仍需医生处方
格隆汇12月26日丨据一财,今日,一份网传文件称,北京将于近期统一将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Paxlovid)配送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医生接受培训后,指导辖区内新冠患者服用进行抗病毒治疗。从消息人士处获悉,该网传文件属实。
朝阳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虽然Paxlovid还未到货,但该药的处方权确实会下沉到社区,患者后续可以通过医保购买。“这个药目前仍是处方药,如果没有抗原或者核酸阳性证明和医生处方,仅以‘预防’和‘备用’之名,你来社区医院依然备不了药的。”
当前,北京仍处于新冠感染和重症的高峰期,一些公立医院新冠治疗药物的储备量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表示,目前,医院的新冠口服药基本能够满足救治需求。此外,对于有重症进展风险的人群而言,Paxlovid在有症状的前3~5日内使用,效果最优。对于入院后的危重症住院人群而言,可能已贻误最佳用药时机。
US 辉瑞 SH 中国医药
5.3w 阅读
2022-12-26 22:22
华电资本转让永诚保险7.6%股权 转让底价2.56亿元
格隆汇12月26日丨据每经,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消息,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资本”)已于日前挂牌转让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诚保险”)7.6%股权,转让底价为2.56亿元。华电资本共持有永诚保险7.6%的股权,若股权转让完成,华电资本将退出永诚保险。
1.7w 阅读
2022-12-26 21:59
中原环保:拟44.2亿元购买公用集团持有的净化公司100%股权
格隆汇12月26日丨中原环保公告,拟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公用集团持有的净化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对价合计为44.2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净化公司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SZ 中原环保
25.4w 阅读
2022-12-26 21:42
种植牙集采明年1月启动 最高价2380元/套
格隆汇12月26日丨据界面,12月23日晚,据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官网,口腔种植体系统(又称“种植牙”)集采规则《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显示,种植牙集采计划于2023年1月11日在成都启动。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的最高有效申报价统一为2380元/套。据东兴证券研报此前统计,国内单科种植体的出厂价为2000-5000元;而若按照种植体、牙冠、基台、修复材料累计,单科牙的出产价为3750-9375元。由此对比,2380元/套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折扣程度不低。采购量方面,四级纯钛种植体是本次种植牙集采的主要品种。种植牙集采首年的采购需求量约287万套。不过,这一数据距离国内近年的种植牙年需求量或许存在一定差距。据全拓数据统计,2019年国内种植牙数量约312万,2020年约362万。若是从种植牙品牌来看,奥齿泰、登腾、士卓曼是采购需求量排名前三的厂家。
25.3w 阅读
2022-12-26 21:29
天合光能: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申请不超过1361.77亿元授信总额度
格隆汇12月26日丨天合光能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向银行、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人民币1361.77亿元(或等值外币)的授信总额度,涉及对外担保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269.37亿元。实际担保额度以最终签署并执行的担保合同或金融机构批复为准。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下属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183.26亿元。
SH 天合光能
2.7w 阅读
2022-12-26 21:20
A股超千亿市值芯片公司仅剩3家 半导体低谷哪些企业能穿越周期
格隆汇12月26日丨据一财,截至12月26日收盘,A股上市公司中,中芯国际仍以超过3000亿元的市值位居榜首,其他市值超过千亿的芯片公司目前仅剩紫光国微和北方华创,这比3个月前的6家减少了一半。卓胜微、汇顶科技、华润微等多家曾经触及过千亿市值的芯片厂商股价都早已腰斩。一位上述某芯片上市公司董事长表示:“前两年芯片行业发展速度太快,资本太疯狂,很多创业公司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可能还需要等上一两年。”从全球市场来看,芯片行业明年也可能面临一场“大萧条”。如何穿越周期,成为摆在很多半导体企业面前的问题。
SH 中芯国际 SZ 北方华创 SZ 紫光国微
3.3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