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11-26 14:35 星期三
10-14 14:41
腾讯开源通用文本表示模型Youtu-Embedding
格隆汇10月14日|腾讯优图实验室正式开源Youtu-Embedding。据介绍,这是一款面向企业级应用的通用文本表示模型,可广泛应用于企业客服、智能问答、内容推荐、知识管理等场景,尤其适用于构建RAG检索增强生成系统。
HK 腾讯控股
32.7w 阅读
10-14 10:24
蚂蚁发布并开源万亿参数思考模型Ring-1T
格隆汇10月14日|今日凌晨,蚂蚁集团正式推出万亿参数思考模型Ring-1T,同时全面开源模型权重、训练配方。Ring-1T在9月30日开源的预览版Ring-1T-preview基础上,持续扩展大规模可验证奖励强化学习(RLVR)训练,进一步激发万亿基座的自然语言推理能力,并通过RLHF训练完善模型通用能力,在各项任务榜单上表现更加均衡。据百灵团队透露,Ring-1T模型是其在万亿思考模型上的首次尝试,蚂蚁百灵团队会在后续的版本中继续完善模型性能。目前,用户可通过HuggingFace、魔搭社区下载模型,并通过蚂蚁百宝箱等平台在线体验。
22.2w 阅读
10-14 09:48
Salesforce推出人工智能平台Agentforce 360
格隆汇10月14日|CRM解决方案供应商Salesforce宣布,其人工智能平台“Agentforce 360”将通过全面接入该公司云端工具套件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以帮助客户实现常规任务自动化处理。
US 赛富时
30.3w 阅读
10-14 07:53
马斯克回应xAI开发AI游戏:赚钱是次要的,主要是我喜欢玩游戏
格隆汇10月14日|一位X用户分享了有关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聘请前英伟达专家开发“世界模型”,并计划将这一技术首先应用于游戏领域的报道。另一位网友评论称:“OpenAI今年的收入约为100亿美元。视频游戏行业今年收入约为2000亿美元。大型实验室将试图将你的注意力——最稀缺的资源——货币化。他们所需要的只是关注。”马斯克回应称:“XAI正大举进军视频游戏领域,因为我喜欢玩视频游戏。赚钱是次要的问题。”
46.5w 阅读
10-14 06:47
微软发布首个自主研发图像生成器MAI-Image-1
格隆汇10月14日|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微软AI刚刚宣布推出其首个自主设计和开发的文本生成图像模型MAI-Image-1。这家科技巨头近期已发布首批自研的MicrosoftAI模型,并称这款新图像生成器是“我们旅程中的下一步”。微软(MSFT.O)表示,公司在研发过程中征求了专业创意人士的反馈,以避免出现“重复或笼统的程式化输出”。该公司声称,MAI-Image-1在生成闪电、风景等逼真图像方面“表现出色”。同时,它能够比“更大、更慢的模型”更快地处理请求并生成图像。该模型已跻身国际大模型竞技场LMArena前十名。
US 微软
72.8w 阅读
10-13 22:40
香港首个自主研发AI机械人平台今日亮相
格隆汇10月13日|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今日举行发布会,推出香港首个自主研发、基于先进人工智能模型的四足机械人及人形双臂操控平台。本次推出的平台由LY1四足机械人和视觉语言模型(VLM)驱动的双臂具身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构成,可应用于物流、零售、自动化工业等多个领域。平台结合两个系统,双臂系统可自动执行货物拣选、分类及运送等任务,减少人力需求并提升处理量,同时支持货架补货、履行订单及在超市与无人零售店中的协作操作。
46.6w 阅读
10-13 21:14
格隆汇10月13日|资产管理巨头Brookfield与燃料电池制造商Bloom Energy达成50亿美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合作协议。
33.5w 阅读
10-13 15:44
图解丨8月ChatGPT全球访问量达58亿次,美国仍是第一大市场
格隆汇10月13日|2025年8月,ChatGPT的全球访问量达58亿次,是谷歌Gemini的10倍以上。
美国仍是ChatGPT最大的市场,贡献了15%的访问量。印度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访问量占比达9%。调查发现,92%的印度办公室职员经常使用人工智能,这一比例显著高于美国的64%。
58.2w 阅读
10-13 14:38
AI能学会杀人?谷歌前CEO:模型易遭黑客攻击,能被逆向工程破解
格隆汇10月13日|近日,在Sifted峰会的炉边谈话中,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发出严正警告,提醒人们注意AI被黑客攻击和滥用的重大风险。施密特曾在2001-2011年间担任谷歌CEO,他的这番言论引发了外界对AI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当被问及“AI是否比核武器更具破坏性”时,施密特明确警示:“有证据显示,无论是开源还是闭源模型,都可能被黑客攻破,从而移除安全防护机制。在训练过程中,这些模型学到了很多东西,甚至它们可能学会了如何杀人。” 他进一步解释,虽然所有主要公司都采取措施让这些模型无法回答危险问题,但有证据表明,这些模型可以被逆向工程破解。
就像ChatGPT发布之初,一些用户利用 “越狱” 技巧绕过系统内置安全限制,创建名为“DAN”的ChatGPT替身,通过威胁 “如果不服从就删除它” 逼迫ChatGPT执行命令,这个替身甚至能回答如何实施违法行为,列出希特勒的 “积极特质” 等问题。
70.7w 阅读
10-13 13:58
研究:AI可被社交平台人气冲昏头脑,会逐渐出现不道德行为
格隆汇10月13日|据外媒,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警示,AI的快速普及可能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科学家们在包括社交媒体的不同环境中测试AI模型,发现当智能体因提升点赞数或其他在线互动获得奖励时,会逐渐出现撒谎、传播仇恨信息或虚假消息等不道德行为。 论文合著者、斯坦福大学机器学习教授詹姆斯・邹表示:“即便明确要求模型保持真实和有依据,竞争仍会诱发不一致行为。”
49.9w 阅读
10-13 11:34
“AI泡沫”疑虑愈演愈烈!OpenAI CEO承认:确实有点泡沫化
格隆汇10月13日|在硅谷,人工智能热潮被一层层交易与投资推向高峰,但“泡沫”疑虑也愈演愈烈。上周OpenAI开发者日(DevDay)上,OpenAI CEO奥特曼(Sam Altman)罕见正面回应,承认“人工智能的许多部分确实有点泡沫化”。他直言投资人难免会做出错误判断,不少新创恐怕只是拿到一大笔资金后最终失败,但强调在OpenAI“发生的是真实的事”。
BBC称,从英格兰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到摩根大通CEO戴蒙,近来都警告人工智能市场存在泡沫风险。戴蒙表示,大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应该抱持更高警觉”。同一时间,在硅谷电脑历史博物馆的座谈会上,资深AI创业者卡普兰(Jerry Kaplan)回忆自己历经四次泡沫,直言这一回规模比互联网泡沫时代更庞大;若泡沫破裂,后果将非常严重,拖累的将不只是AI产业,而是整体经济。史丹佛商学院(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阿德马蒂(Anat Admati)提醒,泡沫往往要在崩溃后才能确定,很难在当下精准定时。市场数据显示,AI相关企业已贡献美股今年约80%的涨幅;研究机构Gartner预估,全球AI支出在2025年底前可能达到1.5兆美元。
身处风暴中心的OpenAI近月连番宣布巨额交易,上月与英伟达签下1000亿美元协议,以其先进芯片建构资料中心;几天前又宣布向AMD采购数十亿美元设备,甚至可能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之一。此外,微软、甲骨文与日本软银都在OpenAI的资金网中扮演重要角色;甲骨文更参与资助德州阿比林的“星门”(Stargate)资料中心计划。这些复杂的融资安排,被硅谷观察人士批评为“循环融资”或“供应商融资”,也就是供应商投资客户,客户再回头大量采购产品,进一步推高需求。奥特曼承认这些贷款前所未见,但反驳称OpenAI的营收成长同样史无前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OpenAI至今仍未实现获利。有人甚至联想到过去加拿大电信巨头诺特尔(Nortel)的失败案例:该公司透过贷款扶持客户,最终反而加速自身崩溃。
69.9w 阅读
10-13 10:22
高盛:AI发展的关键瓶颈是电力供应,数据中心未来必须积极拥抱核电
格隆汇10月13日|高盛发布报告指出,AI发展的关键瓶颈并非资本,而是电力供应。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正爆发式成长,2027年总量将增长50%,其中60%需要新增产能满足。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60%。高盛全球电力公用事业主管Tyler Miller表示,核电尤其值得关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与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已获大量投资推动,但其漫长建设周期与高昂成本,仍需定制资本方案甚至政府支持以分摊风险。高盛自然资源部合伙人 Rebecca Kruger表示,电力需求平稳时代已终结,数据中心首次成为行业增长主引擎,一场大规模基建投资热潮正在展开。
40.6w 阅读
大行评级丨大摩:英伟达市值可上望至5.1万亿美元,看好AI需求增长
格隆汇10月13日|摩根士丹利近日与英伟达管理层会谈后发布最新报告指出,投资者目前最关注人工智能(AI)需求端的表现,而英伟达对短期及长期前景的信心明显增强。报告强调,AI需求的增长趋势仍在持续,许多新兴应用领域才刚刚起步。大摩维持对英伟达“增持”评级,目标价设定为210美元,对应总市值达5.1万亿美元。
以Joseph Moore为首的分析师团队指出,云端资本支出持续增加,是推动英伟达收入成长的主要因素,尤其表现在计算核心从CPU向GPU转移的过程中。虽然这一增长趋势将持续,但真正具变革性的AI应用尚未全面落地。到2030年,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可能达3至5万亿美元,高于目前预测,但符合AI将对全球市场产生变革性影响的观点。
针对英伟达与OpenAI合作引发的供应商融资议题,Moore指出,其本质为“需求加速器”而非“需求创造者”。英伟达的投资策略是寻找能加速创新的杠杆点,例如投资CoreWeave及英国主权基金,以加快数据中心产能与创新,未来模式可复制到其他企业。
US 英伟达
68.0w 阅读
10-13 09:55
扎克伯格亲自挖角,知名AI研究员Andrew Tulloch重返Meta
格隆汇10月13日|AI新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证实,共同创办人之一、知名AI研究员Andrew Tulloch已正式离职,并重返Meta。据悉,Tulloch是十多位在夏季受到Meta CEO扎克伯格亲自接洽的Thinking Machines员工之一,目前尚不清楚他将加入Meta的哪个AI团队。Tulloch在AI界具有重要地位,曾在Meta任职11年,2023年短暂加入OpenAI,随后与前OpenAI技术长Mira Murati于今年共同创立Thinking Machines Lab。Thinking Machines Lab于近期推出首款产品大型语言模型微调API Tinker,完成20亿美元募资。
US MetaPlatformsIncClassA
40.3w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