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7-14 22:01 星期一
隆基绿能:雪兰莪光伏组件厂正式投产,马来西亚布局实现全产业链闭环
格隆汇10月17日|隆基绿能官微消息,今日隆基绿能双文丹组件工厂一期正式投产。该项目位于马来西亚西海岸的雪兰莪州双文丹市,是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布局的太阳能生产制造基地的一部分。隆基绿能双文丹组件厂的正式投产,标志着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实现光伏全产业链闭环。据悉,这座占地140英亩的组件工厂项目,是隆基绿能在西马来西亚的首个制造基地,采用了目前光伏行业领先的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后组件产能可达8.8GW(首期为2.8GW,第二期为6GW)。
SH 隆基绿能
22.6w 阅读
2023-10-17 18:52
比亚迪:预计第三季度净利95.46亿元-115.46亿元 同比增长67%-102%
格隆汇10月17日|比亚迪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05亿元-225亿元,同比增长120.16%-141.64%;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95.46亿元-115.46亿元,同比增长67%-101.99%,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SZ 比亚迪 HK 比亚迪股份
37.0w 阅读
2023-10-17 18:51
A股回购增持潮再起 央企领衔“护盘” 年内回购实施金额超611亿
格隆汇10月17日|据21财经,10月16日,宝钢股份、海天味业、德业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拟进行股份回购,或披露回购进展,掀起了新一轮回购增持潮,向资本市场及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其中,央企公司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当晚,宝钢股份公告,拟用不超过30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股份数量3.3亿股至5亿股;中国石化也宣布,已累计回购A股人民币2.6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此外,还有5家上市央企公布新增增持计划,2家上市公司公布增持进展。这只是当前A股回购热潮的一角。Wind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16日晚,A股市场已有1092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达到611.79亿元。
SH 宝钢股份 SH 海天味业
18.5w 阅读
2023-10-17 18:47
容百科技:董事长提议以0.75亿元-1.25亿元回购股份
格隆汇10月17日|容百科技公告,董事长提议以0.75亿元-1.2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68元/股。
SH 容百科技
17.5w 阅读
2023-10-17 18:45
万润新能: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1-2亿元公司股份
格隆汇10月17日| 万润新能公告,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1~2亿元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不超110.00元/股(含)。
SH 万润新能
14.8w 阅读
2023-10-17 18:43
博瑞医药:董事长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格隆汇10月17日|博瑞医药:董事长在电话会议上关于公司在研产品BGM0504注射液药效的相关言论具有误导性,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SH 博瑞医药
21.1w 阅读
2023-10-17 18:40
悦康药业:复方银杏叶片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瘀阻脑络证)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格隆汇10月17日|悦康药业公告,公司产品复方银杏叶片关于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瘀阻脑络证)的全国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复银片在主要疗效指标(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评分与基线评分比较差值的组间差异)展示出优效性,安全性特征良好,未报告新的安全性警示。
SH 悦康药业
14.9w 阅读
2023-10-17 18:39
海德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28%
格隆汇10月17日|海德股份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30.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15.28%。
SZ 海德股份
14.5w 阅读
2023-10-17 18:32
一品红:公司生产的乙酰吉他霉素干混悬剂可有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
格隆汇10月17日|一品红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产的乙酰吉他霉素干混悬剂对肺炎支原体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有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国家卫健委《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推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首选治疗药物,包括乙酰吉他霉素。
SZ 一品红
10.8w 阅读
2023-10-17 18:29
复星医药:在研品种利拉鲁肽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格隆汇10月17日|复星医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研品种利拉鲁肽(拟用于糖尿病适应症、肥胖症适应症)于中国境内目前分别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SH 复星医药 HK 复星医药
16.6w 阅读
2023-10-17 18:17
高盛:减肥药市场到2030年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
格隆汇10月17日|高盛分析师们预测减肥药市场将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礼来和诺和诺德是其中的领头羊。Chris Shibutani等分析师认为,慢性体重管理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拐点,未来将有稳健的增长空间和高峰机会,最终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史以来销售额最高的药物。到2030年,全球抗肥胖症药物的市场规模可能会增长到约1000亿美元(今年年初的年销售额约为60亿美元)。这一预测基于2030年大约1500万美国成年人接受减肥药物治疗进行慢性减肥管理,而美国约有1.05亿肥胖或超重的成年人。分析师在肥胖症预测中排除了糖尿病患者。
US 礼来 US 诺和诺德公司
30.3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