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04:00 星期一
2023-01-03 06:45
消费贷成银行发力“重头戏” 规模或较去年大幅回升
格隆汇1月3日丨据证券日报,去年四季度以来,在促消费政策密集推出、落地见效的大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不少银行机构提早布局,加大消费贷的优惠推广力度。展望2023年,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记者表示,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银行积极布局的共同作用下,今年消费信贷将实现高质量发展,规模将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2023-01-03 06:45
“数字经济”频频现身券商报告 三大细分领域有望成为2023年投资亮点
格隆汇1月3日丨据证券日报,近期,包括中银证券、中金公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等在内的35家券商公布了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数字经济成为高频词。其中,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兴业证券等15家券商均看好2023年数字经济赛道投资机会,特别是数据要素、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半导体等三大数字经济细分赛道。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逐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已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至45.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据中国信通院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
2023-01-03 06:44
经济企稳向好有底气 内外资机构纷纷看好2023年A股市场
格隆汇1月3日丨据证券日报,翻开2023年新篇章,外资和内资机构纷纷表示看好A股市场行情。受访机构普遍认为,宏观方面,中国经济迈入新周期,A股基本面将持续改善,有望走出新一轮牛市;微观方面,随着上市公司业绩修复,A股上行动能将更充足,预计2023年消费服务、信息技术、医疗保健、中游制造等领域企业盈利增速较快。展望2023年,较多机构使用了“牛市”“整体乐观”“迎来逆转”“慢牛新格局”等乐观表述。与此同时,外资纷纷看好中国资产。
2023-01-03 06:43
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获批 券商资管子公司增至25家
格隆汇1月3日丨近日,中信证券设立资管子公司获批。这是继国金证券、申万宏源、万联证券之后,2022年第四家获批资管子公司的券商。至此,证券行业资管子公司数量已增至25家,其中8家资管子公司拥有公募基金牌照。
SH 中信证券
2023-01-03 06:41
元旦假期消费热情高涨 春节料迎消费高潮
格隆汇1月3日丨据证券日报,美团1月2日发布的元旦假期消费数据显示,生活服务业正加速回暖,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增长75%。其中,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四川等地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异地消费周环比增长近五成,与本地消费一起成为激发假日经济新动能的引擎。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春节前后是我国居民因疫情而被压抑的消费热情集中释放期,预计全国各地零售、餐饮、住宿和旅游景区都将迎来一波消费高潮。
2023-01-03 06:40
元旦起部分存量房贷月供减少 5年期以上LPR一季度或将下降5个至15个基点
格隆汇1月3日丨按照现行的房贷利率政策,住房商贷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若存量贷款用户的房贷利率是锚定LPR,且重新定价日是在1月1日,则贷款利率会在每年的1月1日按照上年12月20日的LPR加点重新计算。也就是说,这部分购房者今年每个月的月供都能省下一些开支。一位不愿具名的宏观研究员表示,从近期金融数据、楼市销售等指标看,楼市需求偏弱,预计5年期以上LPR一季度前后将有5个基点至10个基点的下降空间。
2023-01-03 06:29
音频丨格隆汇1.3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格隆汇1月3日丨国际要闻: 1、本周大事提醒; 2、2022美股收官:纳指全年跌逾33% 三大指数创2008年来最大年度跌幅; 3、欧美股市2022年收官 欧股主要指数跌幅远低于标普500 油气股收益爆炸; 4、国际油价连续第二年上涨 布油全年累涨超10%; 5、外汇2022年度收官:美元指数累涨超8% 卢布成今年最强势货币之一; 6、金银2022年度收官:黄金年涨0.08% 白银年涨3.55%; 7、欧股开门红!主要股指均涨超1%; 8、IMF总裁:今年全球三分之一地区的经济将陷入衰退; 9、普京签署总统令 允许“不友好国家”买家用外币支付俄天然气欠款; 10、《阿凡达2》有望成为2022年最卖座电影; 大中华区要闻: 1、中国12月份制造业PMI降至47.0% 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 2、中国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6% 比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 3、央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4、央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着力支持扩大内需; 5、中国央行:1月3日起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延长至次日凌晨3点; 6、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的决定; 7、国家发改委:2023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8、国家发改委:2023年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9、国家能源局:2023年要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10、本周解禁市值超980亿元,宁德时代迎来431.8亿元解禁; 11、南下资金连续6日加仓腾讯共计43亿港元; 12、中国车企12月新能源汽车交付数据; 13、澳门12月博彩收入34.82亿澳门元,同比下跌56.3%,环比升16.1%; 14、2023元旦档总票房5.47亿; 15、元旦跨境机票预订量增长145%,春运预订增长超过260%; 16、比亚迪汽车调整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 上调幅度为2000-6000元不等; 17、中国稀土:拟定增募资不超20.3亿元 用于收购江华稀土94.67%股权; 18、华泰证券:拟每10股配售3股 募资不超过280亿元; 19、腾讯年内累计回购超9000万股; 20、科兴制药:新冠小分子口服药SHEN26胶囊II期临床研究成功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21、证监会:依法取缔富途、老虎证券增量非法业务活动,禁止招揽境内投资者及发展境内新客户、开立新账户; 22、老虎国际回应证监会整治工作:将积极响应和严格落实整改要求; 23、富途:将严格按照监管的要求配合相应整改工作; 24、中国证监会:决定终止对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注册程序; 25、百果园(2411.HK)等处于申购期。
2023-01-03 00:01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与事件
格隆汇1月3日丨① 待定 国内成品油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 ② 09:45 中国12月财新制造业PMI ③ 16:55 德国12月季调后失业人数 ④ 16:55 德国12月季调后失业率 ⑤ 17:30 英国12月制造业PMI ⑥ 21:00 德国12月CPI月率初值 ⑦ 22:45 美国12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 ⑧ 23:00 美国11月营建支出月率
2023-01-02 23:41
海南今年将再启动10个环岛旅游公路重点驿站规划建设
格隆汇1月2日丨据海南省商务厅消息,2022年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驿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首批8个重点驿站中4个示范驿站已于2022年12月陆续步入建设阶段,2023年,新一批10个重点驿站相关工作将启动。
2023-01-02 22:27
交通运输部:元旦假期交通出行恢复性增长
格隆汇1月2日丨据央视财经,交通运输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元旦假期三天,交通出行保持恢复性增长。公路、水路预计发送旅客总量达6143.68万人次,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公路预计发送旅客6048万人次,水路预计发送旅客95.68万人次。
2023-01-02 21:28
深桑达A:子公司中国电子云混改落地 获国开基金增资4亿元
格隆汇1月2日丨深桑达A公告,北京产权交易所向国开基金出具了《意向投资方资格确认通知书》,确认国开基金符合投资资格条件,成为合格意向投资方。根据国开基金摘牌结果,本次按中国电子云增资前估值30亿元,认购全部4亿元外部战略投资人增资额度,员工持股平台、中国电子下属中电信创以相同估值向中国电子云增资。
SZ 深桑达A
2023-01-02 21:10
国轩高科:公司产销两旺 出货规模迅速增长
格隆汇1月2日丨国轩高科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手持订单充足,产销两旺,随着新建产能进入量产阶段,产能规模持续提升,出货规模迅速增长。伴随公司产品力不断提升,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全产业链布局的不断完善,公司经营情况稳步向好,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SZ 国轩高科
2023-01-02 21:08
2023元旦档总票房5.47亿
格隆汇1月2日丨据猫眼电影,截止至1月2日21时,2023年元旦档总票房5.47亿,总人次1241.4万,总场次99.7万场。《阿凡达:水之道》档期票房2.78亿,夺得元旦档票房冠军。
2023-01-02 21:04
深圳地铁:1月3日起全线网恢复正常行车组织
格隆汇1月2日丨深圳地铁微博发布运营公告,自2023年1月3日起,深圳地铁全线网恢复正常行车组织。各线路(6支、20号线除外)工作日早晚高峰行车间隔约2-5分钟,平峰期行车间隔约4-8分钟。
2023-01-02 20:46
营收上升但利润并不高?大批检测机构将陷入财务危机
格隆汇1月2日丨据界面,核酸检测企业的业绩问题特别是高额的应收账款问题将在2023年集中爆发。核酸检测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抗原、抗体、酶与辅酶、高分子塑胶耗材厂商及诊断仪器等生产厂商;中游为样本采集与保存试剂厂商、核酸提取试剂厂商及试剂生产商;下游为医院终端、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三方实验室等。其中,上游试剂原材料和检测设备仍是罗氏、西门子、雅培、Illumina等海外巨头主导,国产阵营仅有诺维赞、菲鹏生物、华大智造等为数不多的企业。国内的核酸检测企业主要还是集中于中游试剂生产以及下游的检测环节。 根据A股上市公司2022年三季度财报。67家核酸检测概公司共实现营收2516亿元,净利润728亿元。虽然核酸检测大大提升了采样检测机构的营收,但实际利润并不高。而核酸检测对于一部分位于下游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企业来说是一个不赚钱且费力的业务。实际上,下游的盈利能力和业务规模量是成正比的。因为新冠检测试剂在国内早已被纳入集采,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只有行业龙头企业才有赚钱的能力。
SH 华大智造 SH 金域医学 SZ 迪安诊断 SZ 达安基因
下一页
手机号码
+86
验证码
* 微信登录请先绑定手机号,绑定后可通过手机号在APP/网站登录。
绑定

绑定失败

该手机号已注册格隆汇账号,您可以选择合并账号。

关于合并:

1.合并后可使用手机号或微信快捷登录;

2.仅保留手机账号信息,清除原有微信账号信息;

3.付费权益将同步至手机账号;

4.部分特殊情形可能导致无法合并;

合并
返回上一步
确认您合并的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输入后提交合并账号
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