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7-07 19:45 星期一
2020-11-25 13:16
港股二次上市股集体跳水 港府施政报告未提二次上市股纳入互联互通
格隆汇11月25日丨新东方(9901.HK)跌超6%,百胜中国(9987.HK)跌超2%,京东集团跌近2%,网易跌1.5%,阿里巴巴跌1.4%。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宣读施政报告时称,拟逐步扩大互联互通,会逐步加入未盈利生物科技股份,也会纳入科创板A股股份,但未有提及第二上市股。这意味阿里巴巴 、京东 、网易等近一年大举从美国回流香港第二上市股迎来北水交易时机有疑问。
HK 新东方-S HK 百胜中国
191.7w 阅读
2020-11-25 13:15
大行评级 | 交银国际:升小米集团(1810.HK)目标价至33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11月25日丨交银国际发表报告,将小米集团(1810.HK)目标价从25港元升至3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小米第3季度业绩强劲,物联网毛利率好于预期,受智能手机47%收入增速推动,收入按年增34%至722亿元人民币。认为,小米仍有望继续提升智能手机价值份额,同时用户数增加有助于提升长期互联网服务变现潜力,增长前景可期。该股现报26.2港元,最新总市值6323.14亿港元。
HK 小米集团-W
68.2w 阅读
2020-11-25 13:14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2%
格隆汇11月25日丨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2%,平安好医生跌近7%,小米集团跌逾4%,中兴通讯跌近4%。
HK 平安好医生 HK 小米集团-W
174.7w 阅读
2020-11-25 13:14
港股异动 | 中国动向(3818.HK)直线拉升涨超7% 中期纯利同比增长493.6%
格隆汇11月25日丨中国动向(3818.HK)午后直线拉升,现报0.87港元,涨7.41%,暂成交2593万港元,最新总市值51亿港元。中国动向今日午间公布,截至9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实现收入8.9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持平;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增长493.6%;每股基本/摊薄盈利19.04分,宣派中期股息每股5.69分。报告期内集团投资分部实现收益12.61亿元(对比期间:1.66亿元),其中来自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46亿元,金融资产收益分配1.44亿元,对外借款利息收益3100万元。
HK 中国动向
58.0w 阅读
2020-11-25 12:43
大行评级 | 中金:维持对小米集团(1810.HK)优于大市评级 升目标价至34港元
格隆汇11月25日丨中金发表研究报告预计,小米集团(1810.HK)对明年手机出货和互联网收入的抬升有了充分的准备,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因为这是股价的关键催化,维持对公司优于大市评级,并调升目标价13%至34港元。该股现报26.2港元,最新总市值6323.14亿港元。
HK 小米集团-W
58.3w 阅读
2020-11-25 12:37
大行评级 | 野村:重申对周大福(1929.HK)买入评级 目标价12.7港元
格隆汇11月25日丨野村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周大福(1929.HK)中期业绩依然理想,毛利率扩大5.4个百分点,预料下半年度毛利率会恢复至28%的正常水平,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2.7港元,即较昨日收市价仍有上行31%的空间。该股现报10.26港元,最新总市值1026亿港元。
HK 周大福
63.8w 阅读
2020-11-25 12:30
大行评级 | 大摩:首予永升生活服务(1995.HK)增持评级 目标价17.38港元
格隆汇11月25日丨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预期永升生活服务(1995.HK)的盈利将会翻两番,2019至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料为63%,主要是受总楼面面积增长及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增长所带动。在同业之中,公司是其中一家盈利质素最高的企业,亦是该行其中一只首选股,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目标价17.38港元。该股现报13.32港元,最新总市值222.5亿港元。
HK 旭辉永升服务
60.9w 阅读
2020-11-25 12:25
大行评级 | 瑞银:维持对中海油(0883.HK)买入评级 目标价11.2港元
格隆汇11月25日丨瑞银发表报告表示,近日机构投资者与中海油(0883.HK)管理层举行投资者会议,中海油对运营前景总体乐观,有信心产量可优于预期。该行指中海油今年以来业绩一直优于市场预期,包括产量、成本和资本支出的期望。中海油认为今年有机会达到油当量生产5.05亿至5.15亿桶的目标上限水平,期内资本支出处750亿至850亿元人民币。该行维持对中海油买入评级及目标价11.2港元。该股现报9.58港元,最新总市值4277.23亿港元。
HK 中国海洋石油
58.7w 阅读
2020-11-25 12:19
香港施政报告拟纳入未盈利生科及科创板股票 未提及纳入第二上市公司
格隆汇11月25日丨据香港经济日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宣读施政报告时称,拟逐步扩大互联互通,会逐步加入未盈利生物科技股份,也会纳入科创板A股股份,但未有提及第二上市的中概股。林郑月娥未提及第二上市股份安排下,意味阿里巴巴 、京东 、网易等近一年大举从美国回流香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迎来北水交易时机有疑问。
HK 阿里巴巴-SW HK 京东集团-SW
160.7w 阅读
2020-11-25 12:19
大行评级 | 摩通:上调小米(1810.HK)目标价至32港元 评级“增持”
格隆汇11月25日丨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小米(1810.HK)第三季经调整溢利表现强劲,较市场预期高30%,主要受惠海外互联网业务表现健康,加上互联网金融业务规模下跌情况已受控,以及内地和海外市场智能手机增长强劲。虽然市场担心荣耀品牌手机重返中国市场,但该行相信小米未来数季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仍能继续提升,估计核心互联网服务收入将在明年上半年反弹,将小米2021及2022财年预测各提升16%及21%,目标价由23港元升至32港元,此相当预测2022年经调整市盈率25倍,评级“增持”。该股现报26.15港元,最新总市值6311亿港元。
HK 小米集团-W
50.7w 阅读
2020-11-25 12:17
大行评级 | 高盛:上调小米(1810.HK)目标价至30.5港元 评级“买入”
格隆汇11月25日丨高盛发表报告示,小米(1810.HK)公布今年第三季收入录722亿人民币按年升34%符预期,溢利录101.7亿人民币按年升23%,高该行原预期2%,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录41亿人民币按年升19%,高于该行及市场原预期各18%及6%,因营运杠杆持续改善及录34亿人民币的公允价值收益。该行重申对小米“买入”评级,将目标价由29.4港元升至30.5港元。该股现报26.15港元,最新总市值6311亿港元。
HK 小米集团-W
40.9w 阅读
2020-11-25 12:14
大行评级 | 瑞信:上调小米(1810.HK)目标价至32.5港元 评级“跑赢大市”
格隆汇11月25日丨瑞信发表报告指,小米(1810.HK)第三季收入创新高达722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虽增长34.5%,但仍较该行预测低14%,主要因为平均销售单价下跌低毛利较高,其收入亦较市场预期高3%,期内经调整溢利按年升19%至41亿元,较该行及市场预测分别高23%及25%,主要受惠经营开支减少及录得投资收益。该行将公司2020-22年每股盈测分别升6%、2%及1%,以反映非经营业务表现高过预期,目标价由31港元升至32.5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该股现报26.15港元,最新总市值6311亿港元。
HK 小米集团-W
36.4w 阅读
2020-11-25 12:14
成都高新区、上海医药和威斯克公司签署协议 加快新冠疫苗研发转化
格隆汇11月25日丨成都高新区、上海医药、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于25日在上海签署合作协议,将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新冠疫苗、肿瘤疫苗等众多疫苗品种研发转化,携手打造全链条疫苗产业,推动建设“天府疫苗谷”,助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HK 上海医药 SH 上海医药
44.6w 阅读
2020-11-25 12:04
第二批高值耗材集采确定 微创医疗(0853.HK)一度大跌8%
格隆汇11月25日丨第一批高值耗材冠脉支架国家集中采购刚刚尘埃落定,第二批随之而来。受第二批集采冲击波影响,相关医疗器械股集体大跌,其中,微创医疗(0853.HK)上午盘中一度大跌8.07%至30.75港元。
据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开展高值医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购数据快速采集与价格检测的通知》,第二批医用耗材清单主要包括: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除颤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类。第二批高值耗材集采大大扩展了耗材品类数,主要涉及心血管类、骨科耗材类,是高值医用耗材中销售额最大的两个板块。其中,在第一轮集采中已“受伤”的微创医疗又涉及第二批的骨科耗材。根据第一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的经验,由于涉及市场更大,企业集中参与,最终中标价降幅可能远高于地方集采。
HK 微创医疗
83.0w 阅读
2020-11-25 12:00
港股午评:恒指涨0.85% 石油、银行板块上扬 科技股逆势下跌
格隆汇11月25日丨港股上午盘主要指数走势分化,恒指涨0.85%报2681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5%。盘面上,石油股、银行股、保险股等权重集体上扬,汇丰控股大涨近7%,三桶油均大幅拉升;香港本地股普遍强势,市场期待香港《施政报告》带来积极意义;科技股全线走低,中兴通讯跌近4%,腾讯、阿里、京东均有跌幅;医用耗材集采风暴压境,医疗保健设备股集体下挫,春立医疗大跌超12%,爱康医疗跌近10%。南下资金半日净流入24.62亿港元,大市半日成交975.46亿港元。
HK 恒生指数 HK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HK 恒生科技指数
77.5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