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9-23 15:01 星期二
09-15 15:50
大摩下调德州仪器目标价至192美元
格隆汇9月15日|摩根士丹利将德州仪器的目标价从197美元下调至192美元,维持“减持”评级。(格隆汇)
US 德州仪器
19.4w 阅读
09-15 15:49
苹果iPhone 17价格破发,黄牛难赚钱了
格隆汇9月15日|据一财,一代代苹果的奢侈属性在逐渐弱化,留给苹果“控价”和黄牛涨价的空间越来越小了。iPhone17还未正式开售,电商平台已将新系列价格“打”到了官方定价以下。9月15日,记者在拼多多搜索发现,目前拼多多百亿补贴已启动对iPhone 17系列的全面补贴。页面信息显示,iPhone 17 256GB的券后价可低至5099元,iPhone 17 Pro256GB券后价可低至8099元,iPhone 17 Pro Max 256GB券后价为9099元,上述价格需要在对应时间进行抢券,各机型价格相较官方定价便宜了900元左右。
此前,iPhone17的价格一度被黄牛炒至加价2500元。9月9日,苹果正式发布前,记者在闲鱼发现大部分商品链接标价在9999元左右,有黄牛将目标对准了iPhone17港版第一批,代购费为原机型价格加价8%-10%左右,还有黄牛将港版代购价格拉升到了最高2500元,“在原有价格上跑腿费1000元,抢首发加价1000元,需要原封原盒带回加500元。”相对“优惠”的,也需要在原价基础上加价500元。
而从近两日的成交数据来看,闲鱼目前的iPhone17 256g成交价格已集中在5500-6100元左右,一些黄牛只在国补降价基础上“加个饭钱”。同时,仍有不少消费者已经关注到了拼多多降价,在一个标价5699元的iPhone17 256g链接下,有消费者直言“你这亏大了 5099了。”
US 苹果
44.3w 阅读
09-15 15:45
格隆汇9月15日|据天空新闻,黑石集团承诺将在未来十年内投资1000亿英镑用于英国资产。
US 黑石集团
15.6w 阅读
09-15 15:11
禾赛科技与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签超4000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
格隆汇9月15日|禾赛科技宣布与一家美国领先的头部Robotaxi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签订了价值超过4000万美元的激光雷达订单。禾赛将作为其唯一的激光雷达供应商提供远距和近距激光雷达产品,订单计划将于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
US 禾赛 HK 禾赛-W
41.2w 阅读
09-15 15:05
欧股集体高开
格隆汇9月15日|德国DAX30指数涨0.37%,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3%,法国CAC40指数涨0.24%,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42%,西班牙IBEX35指数涨0.31%,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涨0.45%。
13.4w 阅读
09-15 15:02
韩国股市再创历史新高 资本利得税担忧缓解推动涨势
格隆汇9月15日丨韩国股市周一延续连续第十个交易日的上涨势头,创下历史新高。投资者对韩国政府取消上调资本利得税的计划表示欢迎,但韩元兑美元汇率走低。基准韩国KOSPI指数上涨11.77点,涨幅0.35%,收于3407.31点,突破上周五创下的3395.54点的前历史高位。因担忧对市场造成冲击,韩国政府决定将股票投资资本利得税起征点维持在50亿韩元,推翻此前下调至10亿韩元的计划,这一消息提振了投资者情绪。市场同时关注美联储本周议息会议,预计其将在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背景下实施降息。现代汽车证券专家Kim Jae-seung表示:“近期上涨后可能出现短期波动,但外资持股比例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为后续外资流入提供了空间。”
12.5w 阅读
09-15 15:00
马斯克:得克萨斯州的三星工厂将生产AI6
格隆汇9月15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得克萨斯州的三星工厂将生产AI6,而不是AI5,关于是否使用高带宽内存(HBM)的决定尚未做出。
US 特斯拉
16.4w 阅读
09-15 14:55
德银上调Robinhood目标价至129美元
格隆汇9月15日|德意志银行将Robinhood的目标价从128美元上调至129美元,维持“买入”评级。(格隆汇)
US RobinhoodMarkets,Inc.ClassA
21.8w 阅读
09-15 14:46
德银:将美光科技目标价上调至175美元
格隆汇9月15日丨德意志银行将美光科技目标价从155美元上调至175美元。
US 美光科技
17.9w 阅读
09-15 14:41
李迅雷:2010年至今,头部12.5%的美股上市公司贡献了几乎美股总市值的净增长,剩余87.5%没有变化
格隆汇9月15日|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发文称,A股这轮一开始以估值水平提升驱动(存款利率下行)为特征的慢牛行情,已经转变为以高成长预期驱动为特征的结构性牛市。存在即合理,屡创历史新高的美股同样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牛市特征,如从2010年至今,头部的12.5%的美股上市公司贡献了几乎美股总市值的净增长,而剩余87.5%上市公司的市值合计没有变化。
美股的头部集中效应显著。美股科技巨头(如苹果、微软、英伟达等)因其稳定的现金流、技术护城河和行业主导地位,长期享受高于市场的估值,市场愿意为高增长的科技公司支付溢价。去年标普500的涨幅中,美股“七巨头”贡献了近一半的涨幅。
61.4w 阅读
09-15 14:34
韩股再创历史新高,年内累涨42%
格隆汇9月15日|韩国综合指数盘中一度涨0.73%报3420.23点,再创历史新高;最终收涨0.35%,报3407.31点,再创收盘历史新高。韩国综合指数年内累涨42%。
67.6w 阅读
09-15 14:32
拉夫劳伦获Argus及Needham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9月15日|Argus Research将拉夫劳伦的目标价从300美元上调至360美元,Needham将其目标价从335美元上调至350美元。(格隆汇)
US 拉夫劳伦
37.8w 阅读
09-15 14:26
澳股收跌0.13%
格隆汇9月15日|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收盘下跌11.90点,跌幅0.13%,报8853.00点。
33.2w 阅读
09-15 14:25
OpenAI董事长:我们确实身处AI泡沫之中,但不妨碍其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格隆汇9月15日|据The Verge,OpenAI董事长Bret Taylor近日表示,当下我们确实身处AI泡沫之中,但这不会阻碍AI最终创造巨大经济价值。Taylor将目前的AI热潮和互联网泡沫进行直接对比,他提到,当时有许多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倒下,但从长远来看,1999年那些人对互联网未来的判断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如今亚马逊和谷歌等诞生于那个时代的企业,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这显示泡沫下的远见是能兑现的。关键在于区分方向的正确性与具体投资标的成功率。
Taylor指出,“AI将改变经济”和“很多人会亏钱”这两个论点能同时成立,且历史上有不少类似先例,这意味着当下巨额投资虽不一定让所有参与者获利,但都在为下一代AI应用奠定基础。对于市场上关于AI投入产出比的质疑,Taylor认为是主要是市场不成熟,很多企业进行“AI观光”,试图自行构建复杂且易失败的解决方案,而正确做法是购买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成熟AI解决方案,随着应用型AI公司变多,企业就能更直接获取解决方案价值的AI Agent,实现AI价值。
73.5w 阅读
09-15 14:24
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MLCP技术 单价为现有散热方案3-5倍
格隆汇9月15日|据台湾经济日报,由于AI新平台Rubin与下一代Feynman平台功耗或高达2000W以上,现有散热方案无法应对,消息称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三至五倍。
US 英伟达
26.2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