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7-13 23:22 星期日
2024-02-01 09:34
物流板块走弱 新宁物流跌超14%
格隆汇2月1日|新宁物流跌超14%,音飞储存、长江投资等竞价跌停,上海雅仕、畅联股份等跟跌。
SZ 新宁物流 SH 音飞储存
8.8w 阅读
2024-02-01 09:33
A股异动丨诺和诺德业绩超预期,减肥药板块走强,金凯生科涨超10%
格隆汇2月1日|金凯生科涨超10%,泓博医药、昊帆生物、常山药业等跟涨。消息面上,在司美格鲁肽等GLP-1类药物的推动下,诺和诺德业绩增长强劲,2023年全年营收2322.61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31%,按不变汇率计算,增长36%;营业利润增长37%至1025.74亿丹麦克朗,按不变汇率计算增长44%。
SZ 金凯生科 SZ 常山药业
10.8w 阅读
2024-02-01 09:30
A股早评:三大指数低开,脑机接口、多元金融板块盘初走弱
格隆汇2月1日|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鲍威尔粉碎3月降息预期。A股三大指数今日低开,沪指跌0.54%报2773点,深证成指跌0.49%,创业板指跌0.35%。盘面上,脑机接口板块盘初下挫,汤姆猫竞价跌超10%;多元金融板块走低,香溢融通跌停;游戏板块走弱,文投控股跌停;国资云概念、ST股及数字阅读等板块跌幅居前。另外,诺和诺德减肥药Wegovy年收入翻两番,减肥药板块盘初活跃,金凯生科高开逾4%;宁夏板块、CRO板块等涨幅居前。
9.1w 阅读
2024-02-01 09:22
成都先导:子公司与玻思韬达成核酸药物研发生产战略合作
格隆汇2月1日丨据成都先导消息,2月1日,成都先导旗下控股子公司四川先东制药有限公司与广州玻思韬控释药业有限公司宣布达成核酸药物研发生产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合作开发创新型核酸新药技术平台,涵盖原料药和制剂。
SH 成都先导
5.2w 阅读
2024-02-01 09:11
国盛证券:市场看空情绪接近极值,“春季躁动”或在2月份实现
格隆汇2月1日|国盛证券研报称,2024年开年指数连续调整,不仅调整力度大,且从2023年8月份算起,调整时间也足够长久,加上市场看空情绪接近极值,以及1月份月底资金面较为紧张,多因素共振,造成当前市场杀跌已经接近非理性。随着2月份的到来,资金面将由紧转松,同时看空情绪加速释放,以及指数过度偏离均线,向好的因素在不断积累,多空博弈的转换或将随时发生。展望后市,理性看待当前市场的下跌,市场的调整不可持续,“春季躁动”或将在2月份实现。
13.0w 阅读
2024-02-01 09:11
天邦食品:今年1月主要养殖指标已恢复正常水平
格隆汇2月1日|天邦食品在互动平台回应2023年业绩情况表示,公司预计2023年四季度亏损金额较前三季度增加,主要由于安徽、山东等产区疫病严重,公司出于疾病预防等原因加速商品猪及仔猪出栏。四季度猪价较低,且出栏商品猪体重未达理想水平,成本偏高,造成四季度养殖板块亏损。2024年1月份,公司主要养殖指标已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SZ 天邦食品
11.8w 阅读
2024-02-01 09:03
A股IPO排队企业681家 58家深企正在排队
格隆汇2月1日|沪深北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31日,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为681家,合计拟募集资金7668亿元。从上市板块来看,创业板IPO排队企业最多,达229家;沪市主板、深市主板、科创板、北交所IPO排队企业均百家左右。从各大城市分布来看,深圳IPO排队企业58家,位居全国主要城市榜首。上海、北京IPO排队企业分别为55家、51家,位居第二名、第三名。事实上,2020年~2022年,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一直在900家左右徘徊;自2023年8月IPO收紧后,IPO新申报企业大幅减少,加上部分企业撤回IPO材料,导致IPO排队企业数量骤降至700家区间,为近4年来的新低。
22.6w 阅读
2024-02-01 09:01
格隆汇2月1日|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盘初涨0.06%,上一交易日夜盘收涨0.02%。
7.4w 阅读
2024-02-01 08:43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193.53亿元
格隆汇2月1日|截至1月3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924.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7.54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069.3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15.99亿元;两市合计14994.2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93.53亿元。
26.6w 阅读
2024-02-01 08:37
中信证券:建议聚焦具备高市占率、高成本优势、可提供聚氨酯综合解决方案的行业龙头
格隆汇2月1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聚氨酯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电、汽车等领域,中国是最大生产和消费国。供给端,聚氨酯原料市场具有化工行业中少有的寡头垄断格局,国内龙头企业具备规模和成本优势。需求端,海内外需求企稳,新兴领域发展迅速,我们预计2024年国内MDI和TDI产量同比+11%和+6%;高端产品渗透提升,我们预计2024年国内ADI供给和需求同比+15%和+22%,增速高于海外水平。价格端,目前产品价格、价差处于历史低位,行业盈利水平具备高弹性。建议聚焦具备高市占率、高成本优势、可提供聚氨酯综合解决方案的行业龙头。
16.8w 阅读
2024-02-01 08:34
今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20万人次
格隆汇2月1日|从国铁集团获悉,1月3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149.4万人次;2月1日,全国铁路客流保持高位运行,预计发送旅客1220万人次。
18.1w 阅读
2024-02-01 08:15
中信建投:预计其他一线城市在限制性政策放松方面有望跟进
格隆汇2月1日|中信建投研报表示,广州限购放松政策出台后,上海迅速跟进。近期一系列城市调控放松政策,都是在住建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强调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的大背景下作出的部署。预计其他一线城市在限制性政策放松方面也有望跟进,但是在具体的放松工具选择上或将有差异。
42.0w 阅读
2024-02-01 07:30
打压还不够! 美国会又想招限制对华关键敏感技术投资
格隆汇2月1日|为打压中国高科技的发展,美国国会当地时间1月30日召开听证会,商讨进一步限制对中国关键敏感技术投资的方法。据香港《南华早报》,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机构委员会下属的国家安全、非法金融和国际金融机构小组1月30日召开听证会,基于总统拜登去年8月签署的严格限制美国对华科技投资的行政命令,“探讨了阻止美国资金支持中国科技和军事领域的更多立法思路”。该小组主席、共和党众议员布莱恩·卢克迈尔声称,拜登的命令“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但可以通过立法行动得到改善,立法更具永久性”。民主党众议员乔伊丝·比蒂则表示:“尽管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两党、两院都强烈支持针对对外投资进行审查。”
《南华早报》消息称,美国国会已经提出三项主要法案,其中一项将几乎禁止与对中国国防和监控技术领域至关重要的中国公司进行任何经济往来。另一项法案试图在拜登行政命令的基础上,扩大投资限制范围,将高超音速和高性能计算也纳入其中。此外,还有一项《对外投资透明法案》,要求美国公司在对某些行业投资前通知财政部。
33.4w 阅读
2024-02-01 07:12
音频 | 格隆汇2.1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格隆汇2月1日|国际要闻:
1、鲍威尔粉碎3月降息预期 纳指跌超2% 中概股指五连跌;
2、美联储利率决议及鲍威尔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要点汇总;
3、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 离岸人民币收复7.18;
4、美油一度跌近3% 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
5、根据利率期货定价,预计美联储降息将从五月开始;
6、澳股昨日收涨1.06%,创历史新高;
7、美国1月“小非农”增幅超预期放缓;
8、美国财政部提高除20年期债券以外的名义标售规模;
9、世界黄金协会称黄金需求有望再创新高;
10、印度下调智能手机零部件关税 寻求提高手机产量;
11、高通第一财季经调整营收好于预期;
12、AMD CEO:计划应对更大规模的人工智能芯片需求;
13、波音预计737 MAX 7型飞机的关键设计修改将在9个月内完成。
大中华区要闻:
1、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2、经济日报:勿将市值管理等同于股价管理;
3、31省份GDP出炉:广东连续35年居首,西藏增速最快;
4、香港2023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4.3%,全年增3.2%;
5、台湾第四季度GDP同比增5.12%,超预期;
6、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部署2024年货币信贷工作;
7、中指研究院:1月销售额超百亿房企7家 房企加大返乡置业促销力度;
8、重庆、昆明、南宁三地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已落地;
9、华为与江淮合作首车为百万元级轿车,对标宝马7系,今年4季度正式上市;
10、北上资金加仓宁德时代11.92亿元;北上资金1月份净卖出A股145亿元,连续6个月减仓;
11、南下资金连续8日减持腾讯,共计43亿港元;
12、温氏股份:预计2023年净亏损60亿元-6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52.89亿元;
13、公告精选︱惠城环保:2023年度净利润预增5398.06%-6206.60%;通威股份:控股股东通威集团拟增持10亿元-20亿元股份。
74.0w 阅读
2024-02-01 06:26
经济日报:勿将市值管理等同于股价管理
格隆汇2月1日|经济日报第七版文章指出,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受这一消息提振,A股近日走出一波“中字头”行情,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煤能源等央企上市公司纷纷大涨。需要注意的是,市值管理不是单纯的股价管理,更不能等同于股价上涨,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并不能一蹴而就。答好这道题,需要参与各方提高认识、尊重规律、稳扎稳打。把市值管理和央企负责人的切身利益挂钩,激励“关键少数”重视公司价值经营的同时,还需谨防“关键少数”为冲业绩、牟取私利,通过财务造假或操纵股价等手段进行“伪市值管理”。管理部门应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划出合法市值管理与非法操控市场之间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并加大法治供给,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行为,以严惩重罚遏制住央企负责人违法违规的冲动。
SH 中国石油
52.6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