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7-15 14:28 星期二
2022-01-29 09:41
御银股份收关注函 要求说明第四季度营收与净利增长不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
格隆汇1月29日丨御银股份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不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公司生产经营环境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主营业务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说明公司证券投资大幅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
SZ 御银股份
12.5w 阅读
2022-01-29 09:26
工信部:鼓励资本市场加大投入力度 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
格隆汇1月29日丨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地方结合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扶持北斗发展政策,开发更多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应用场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资本市场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
13.9w 阅读
2022-01-29 09:22
央行今日公开市场净投放1000亿元
格隆汇1月29日丨央行今日开展1000亿元人民币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5%,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36.9w 阅读
2022-01-29 09:13
工信部:构建北斗应用服务基础设施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
格隆汇1月29日丨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北斗应用服务基础设施。完善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平台用户规模,进一步提高北斗定位速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针对大众消费领域应用需求,重点突破短报文集成应用、融合卫星/基站/传感器的室内外无缝定位、自适应防欺骗抗干扰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的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形成北斗与5G、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系统解决方案。鼓励应用商用密码,保障产品安全。提升大众消费领域北斗芯片、器件、模块供应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8.5w 阅读
2022-01-29 09:07
工信部:扶持企业做优做强 切实提升北斗企业的整体实力
格隆汇1月29日丨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扶持企业做优做强。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实现差异化发展,切实提升北斗企业的整体实力。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若干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众消费领域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
7.5w 阅读
2022-01-29 09:06
中国央行:1月29日将开展50亿元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
格隆汇1月29日丨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2022年1月29日(周六)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2022年第一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本期操作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固定费率数量招标,费率为0.10%,首期结算日为2022年1月29日,到期日为2022年4月29日(遇节假日顺延)。
27.6w 阅读
2022-01-29 08:59
工信部: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 培育北斗大众消费新应用
格隆汇1月29日丨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鼓励车辆标配化前装北斗终端,提升北斗在车辆应用的渗透率。探索车辆北斗定位+短报文+4G/5G的一键紧急救援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车企、服务商先试先行。培育北斗大众消费新应用。鼓励提供时间、位置、通信服务的设备、系统、软件等相关企业使用单模北斗产品或支持北斗独立功能的多模北斗产品,丰富北斗产品形态,培育北斗大众消费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7.9w 阅读
2022-01-29 07:51
多地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新老基建上演“协奏曲”
格隆汇1月29日丨1月以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着眼于稳经济,重点发力稳投资成为地方两会一大共同特征,多地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作为今年的首要任务。其中,河南、四川、安徽、甘肃和黑龙江等地上调了年度投资增速目标。在发力方向上,“交通基建”“水利工程”“民生工程”等成为高频词汇;同时,5G等新基建也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不少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上半年基建项目将加快落地,基建投资有望提速。
2.2w 阅读
2022-01-29 07:37
经济日报:瞄准高技术产业稳投资
格隆汇1月29日丨经济日报今日评论文章指出,分析2021年有关经济数据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亮点突出,投资空间巨大,而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稳投资不妨把高技术产业投资作为一个重要发力点。
瞄准高技术产业稳投资,要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一些国家遏制我国科技发展,阻挠我国掌握前沿技术及产品。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还有不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未突破,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关键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尚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还未达到畅通无阻的程度。
瞄准高技术产业稳投资,必须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的投入,打通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相衔接的绿色通道,才能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此外,瞄准高技术产业稳投资,要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需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要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17.0w 阅读
2022-01-29 00:24
又一个爆雷之夜 多家公司预亏超百亿
格隆汇1月29日丨周五晚,大批A股公司赶在最后一天披露业绩巨亏预告,苏宁易购预计2021年净亏损423亿-433亿元,成为2021年年度“预亏王”华夏幸福最高预亏391亿元,正邦科技最高预亏197亿元,中国国航最高预亏达170亿元,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泛海控股的最高预亏金额也达到了110亿元以上。此外,上海电气、阳光城、永辉超市、新华联等预计亏损超30亿元。
SH 华夏幸福 SZ *ST正邦 SH 中国国航
39.1w 阅读
2022-01-29 00:18
“顶流”刘格菘出手放开大额申购,基金公司自购潮继续:两天15亿
格隆汇1月29日丨据中国基金报,继1月27日一天15家公募自购11亿后,又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启动大额自购。最新公告显示,博时、海富通、交银施罗德、前海开源、红土创新基金等,也陆续公告发起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截至最新公告日,在近日A股大幅调整期间,发力自购的公募基金数量已经达到22家,自购总金额为14.6亿元,逼近15亿元关口。叠加今年年初5亿元的自购金额,今年1月份以来自购总金额接近20亿元,创下月度历史新高。
另外,继张坤、朱少醒之后,770亿顶流基金经理刘格菘、绩优基金经理林英睿,也宣告旗下部分基金恢复大额申购,为基民“抄底”开放投资工具。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也重磅发声,“短期的市场波动,正在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创造难得的进场机会。”
40.5w 阅读
2022-01-29 00:10
北汽蓝谷:预计2021年净亏损48亿元到53亿元
格隆汇1月29日丨北汽蓝谷公告,预计2021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亿元到-53亿元。影响公司年度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销量未达预期及持续的营销和研发投入。
SH 北汽蓝谷
7.6w 阅读
2022-01-29 00:01
新希望:2021年净利同比预降273.94%-294.17%
格隆汇1月29日丨新希望1月28日晚间公告,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6亿元–9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3.94%-294.17%。2021年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时因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公司仍有部分外购猪苗育肥出栏、以及公司持续推进种猪更替与优化等因素,使得生猪养殖成本同比明显上升,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出现大幅亏损。
SZ 新希望
10.5w 阅读
2022-01-28 23:20
苏宁易购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Q4销售规模环比预增25.48%
格隆汇1月28日丨苏宁易购1月28日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21年四季度苏宁易购销售规模预计环比三季度增长25.48%,11月月度EBITDA 0.8亿元,实现转正,且12月份持续为正。公司预计2022年一季度EBITDA持续为正。
SZ ST易购
6.2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