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9-22 15:29 星期一
09-10 08:16
路透调查:预计2025年澳大利亚房价将上涨5.0%
格隆汇9月10日|路透调查:预计2025年澳大利亚房价将上涨5.0%,2026年将上涨5.6%(第二季度调查为4.0%和5.5%)。
53.2w 阅读
09-09 17:37
深圳首次面向非轮候册家庭配售安居房
格隆汇9月9日|据深圳商报,从深圳市住房建设局获悉,帆湾海寓、山樾湾花园两个安居型商品房项目剩余房源启动配售工作,本批次房源共4691套,其中,无障碍户型95套。值得关注的是,配售通告明确,面向安居房在册轮候家庭公开配售两次(含本次)后,如有剩余房源,将另行发布通告面向轮候册及轮候册以外符合安居房申请条件的家庭配售,这将是深圳首次面向符合条件的非轮候册家庭配售安居房。
69.7w 阅读
09-09 14:31
招商蛇口与华润置地共同出资95亿元成立深圳市招润置业
格隆汇9月9日|9月8日,深圳市招润置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注册,注册资本9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邵奕峰,经营范围涵盖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房地产经纪及房地产开发经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招商蛇口旗下深圳市招顺置业有限公司与华润置地旗下深圳市润昆房地产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SZ 招商蛇口 HK 华润置地
60.9w 阅读
09-09 14:27
香港地建会预计年底楼价升5%至6% 建议放宽印花税及投资移民限制
格隆汇9月9日|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地建会)表示,楼价已渐趋稳定,预计至年底升5%-6%,原因是楼市存在周期性及经济环境逐步复苏。地建会就新一份《施政报告》向港府提交建议,包括放宽100港元印花税征收门槛和投资移民买楼限制,以支持市场发展。地建会执委会主席梁志坚指出,楼市前景取决于经济环境,虽近年较冷清,但相信未来会逐步好转。
67.2w 阅读
09-09 09:47
莱坊:过去一年伦敦黄金地段房价跌3.2%,创四年来最大跌幅
格隆汇9月9日|房地产经纪公司莱坊表示,截至8月的一年内,伦敦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平均房价下跌3.2%,创2021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较10年前的上一个峰值下跌20%。这些数据表明,英国政府对非定居居民的压力正在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外界担心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向富人征税。莱坊住宅研究部主管Tom Bill表示,对于富有的海外投资者而言,英国可能不像前几年那么友好了,所以海外需求略有下降。受对税收总体走势的各种猜测影响,伦敦市中心等黄金地段的市场情绪比较纠结。
53.5w 阅读
09-08 22:23
广东东莞一宗安置房用地100轮竞价后成交 溢价率近36%
格隆汇9月8日|广东东莞万江街道一宗安置房用地经过100轮竞价成交。安徽华城住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3.77亿元斩获该地块,溢价率35.61%,成交楼面价8149元/平方米。上述地块编号2025WR004,位于万江街道新村社区,用地性质为R2二类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13217.79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6262.26平方米(商业计容建筑面积不超过地块总计容建筑面积的5%),容积率3.5,起始价2.78亿元,起始楼面价6009元/平方米。
84.2w 阅读
09-08 17:14
北京:“8·8”楼市新政落地满月,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双升
格隆汇9月8日|据北京日报,在消费传统上,9月素有“金九”之说。政策“组合拳”下,市场已初见成效。监测数据显示,8月,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成交2824套,环比增长2.3%;二手住宅网签量13119套,环比增长4.1%。“新政通过单身人士限购优化调整和五环外限购套数调整,加快了购房人的入市步伐,并优化了住房公积金政策,降低了购房人资金门槛。”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赵秀池表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促进了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有利于市场信心恢复,也为“金九银十”创造了有利条件。各新盘也在积极抢收,有的楼盘在九月初推出一批特价房,以价换量;有的楼盘打算九月中旬开盘,趁热转化到访客户;还有的楼盘打算九月底加推新的楼栋,吸引新客。业内人士预计,9月市场将保持量增价稳态势。“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下,市场活跃度有望进一步增加,尤其一些宜居宜业的热门板块,或有不俗的表现。”赵秀池说。
79.1w 阅读
09-08 13:04
韩国政府发布楼市新规 扩大房源收紧贷款
格隆汇9月8日|韩国政府7日召开房地产相关部门长官会议并公布楼市新规,主要内容包括扩大首都圈住房供应,收紧管制地区住房抵押贷款限制。根据新规,为缓解首都圈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韩国政府计划推进在2030年之前,每年在首都圈开工新建27万套住房,争取实现供应135万套住房。韩国土地住宅公社将不向民间企业抛售住宅用地,通过直接投建的方式加快供应速度,同时为了扩大市区房源而尽可能利用陈旧落后设施和闲置用地。
为了防范投机和家庭贷款过度增加导致楼市进一步过热,韩国政府将收紧贷款规制。从本月8日起,管制地区内无房户及6个月内完成住房转让的一套住房持有者的贷款价值比(LTV)上限将从此前的50%被下调至40%。
95.3w 阅读
09-08 12:13
深圳楼市新政落地首个周末:中介线上咨询量创半年新高,新房认购量增40%
格隆汇9月8日|据澎湃,继北京、上海之后,深圳楼市限购政策在上周五也迎来重磅调整。新政落地后的首个周末,深圳楼市已出现积极变化,无论是机构线上咨询量还是带看量都有显著增加。深圳贝壳研究院院长肖小平指出,新政发布后,从贝壳线上咨询量来看,周六(9月6日),新房、二手房的咨询量较上周上涨27%,达到近半年新高。成交量也在新政作用下明显上涨。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监测,首个周末(9月6日-7日),贝壳深圳合作门店二手签约量较8月周末均值增长33%,较7月周末均值增长60%;新房市场成交同样火热,新房认购量较8月周末均值增长40%,较7月周末均值增长50%。
78.9w 阅读
09-08 08:08
中金:深圳出台楼市新政 此前北上新政对住房销量有一定提振
格隆汇9月8日|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在8月京沪陆续出台楼市新政后,本次深圳楼市政策的跟进调整符合此前预期,3个超高能级城市在本轮调整中均侧重于激发外围地区的多套购房需求,深圳在限购条件设置上较北京、上海更为宽泛。北京自8月8日新政后至9月5日的新房及二手房交易量日均值分别较7月日均值上升9%和10%,呈现小幅改善效果;上海自8月25日新政后至9月5日的新房交易量日均值较7月日均值上升25%,其幅度较高或受到观测窗口还较短的影响,仍待持续观测。往前看,研报认为整体地产销售表现的持续好转,仍待存量房收储和城中村改造等对供需面有持续改善效果的政策切实落地,从而与头部城市限购政策调整带来的情绪提振形成协同效应,建议持续关注政策进展。建议积极关注地产及物管板块投资机会。近期A、H地产板块均有一定表现,但绝对估值水平仍不高,继续看好3—6个月板块风险收益。
62.3w 阅读
09-07 18:49
中信建投:深圳放松房地产调控 力度大于北京上海
格隆汇9月7日丨中信建投研报称,9月5日深圳出台楼市新政,对住房限购政策、住房信贷政策进行调整。本次楼市新政,对非核心区域(除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新安街道外的所有区域)限购进行了大力度放松,同时商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房与二套房。从限购放松的力度对比,深圳此次新政力度大于8月出台新政的北京和上海。
93.4w 阅读
09-07 10:56
9月6日北京新房网签199套、二手房网签179套
格隆汇9月7日|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显示,9月6日北京新房网签199套,网签面积11256.93平方米,其中住宅网签70套,网签面积7782.93平方米;二手房网签179套,网签面积14229.79平方米,其中住宅网签167套,网签面积13460.1平方米。
147.6w 阅读
09-06 20:19
深圳楼市新政力度超过京沪,为楼市止跌回稳注入动力
格隆汇9月6日|据每经,9月5日深夜,深圳发布房地产新政,9月6日起在购房资格、企业购房限制、房贷利率三方面调整,非深户在多区可购2套房,盐田等区取消审核,企业非核心区购房无需审核,房贷利率银行自主定价。专家称,此次深圳政策力度超京沪,将有效释放购房需求,预计“金九银十”窗口期外围区域交易量将大增,为楼市止跌回稳注入动力。
130.0w 阅读
09-06 19:29
深圳楼市“大礼包”落地首日:观望的客户开始入场
格隆汇9月6日|据一财,接力京沪,深圳在9月5日深夜祭出重磅新政,不仅限购范围缩小至福田、南山及宝安区新安街道,有部分区域则直接退出限购,政策力度超出市场预期。嗅觉灵敏的深圳购房者快速行动起来,咨询、看房,第一时间走向各个案场。截至6日下午,多位受访项目都表示来访量较往常增加了10%以上,感受到客户信心的明显提升;更有受益于新政获得购房资格的客户直接下单签约。业内认为,此次深圳的政策调控更加“精细化、市场化”,在历经了过去约一年的修复调整后,现阶段市场基本面及预期相较去年要好,此次政策的及时落地,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随着政策显效以及企业推盘积极性提升等,有望推动市场持续修复,驱动成交量稳中有涨。
131.4w 阅读
09-06 13:37
北京土拍揽金33.46亿,CBD久违上新,新政后楼市表现平淡
格隆汇9月6日|北京市成功出让两宗土地。城建发展+北京建工+住总金第联合体以29亿元拿下丰台区岳各庄村A区棚改项目DC-L01地块,楼面价约为5万元/平方米。首开以4.46亿元将朝阳区呼家楼南里CY00-0310-9001、9002地块收入囊中,成交楼面价约8.1万元/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两地块均为底价成交。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推出的两宗土地位置都非常优越,是希望吸引开发商积极竞争,提升区域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热度。而对于底价成交,则反应出房企在资金方面存在一定压力,拿地比较谨慎的态度。
124.9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