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5-29 17:29 星期四
01-17 09:01
上海市政协委员建议阶段性取消房屋销售限价规定
格隆汇1月17日|正在举行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童继生、黄勤、乐佳毅等26人联名提出提案,建议取消房屋销售限价规定,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并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购房优惠。该提案认为,现行的房屋销售限价政策虽然旨在稳定房价,但实际上却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抑制了市场的活力。由于限价政策的存在,企业无法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价格,导致销售周期延长,资金周转速度放缓。此外,限价政策还使得消费者无法享受到企业真正的让利优惠,进一步抑制了购房需求。
41.6w 阅读
01-17 09:00
上海市政协委员建议阶段性取消房屋销售限价规定
格隆汇1月17日|正在举行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童继生、黄勤、乐佳毅等26人联名提出提案,建议取消房屋销售限价规定,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并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购房优惠。该提案认为,现行的房屋销售限价政策虽然旨在稳定房价,但实际上却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抑制了市场的活力。由于限价政策的存在,企业无法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价格,导致销售周期延长,资金周转速度放缓。此外,限价政策还使得消费者无法享受到企业真正的让利优惠,进一步抑制了购房需求。
64.4w 阅读
01-17 07:57
北京二手房单月成交量时隔21个月再次突破2万套
格隆汇1月17日|据澎湃,2024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实现翘尾收官,最后一个月二手房网签成交2.16万套,创下21个月新高;新建商品住宅成交5186套,同比增长6.7%,成为年内月度最高成交水平。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李益峰指出,2024年北京楼市政策大幅改善,市场活跃度提升,尤其是“930新政”后,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持续改善,四季度二手房成交量持续创新高。
94.0w 阅读
01-17 00:02
美国住宅建筑商的销售预期下滑 受制于融资成本攀升
格隆汇1月16日|本月美国住宅建筑商对销售前景的乐观情绪下降,因为担心抵押贷款利率飙升可能会吓跑买家。美国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富国银行数据显示,衡量未来六个月销售预期的指标下降6点至60点,为6月以来首次下降。尽管该指标下降,但1月建筑商信心指数在1月上升1点,至47的9个月高点,受益于对当前销售和潜在买家客流更加乐观。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有望创造有利的监管环境也提振了建筑商信心。喜忧参半的信号表明建筑商感到不安。该行业长期通过慷慨的销售激励措施来吸引买家,包括建筑商代替客户预付费以降低利息成本的房贷买断。但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BA)的数据显示,抵押贷款利率上周突破7%,达到5月初以来最高水平,并延续了长达数月的上涨势头,可能对房地产市场构成限制。衡量当前销售的指标升至51,为5月以来高点;潜在买家客流指标升至9个月以来最高的33。
196.3w 阅读
01-16 22:17
海南优化调整住房公积金租房约定提取划款时间
格隆汇1月16日|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公告,为进一步提升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租房约定提取业务办理体验,满足职工即申即提的需求,2025年1月11日起新办理的租房约定提取业务首次划款时间调整为业务审核通过后即时划转至本人账户。按月方式办理约提的,首次划款后次月起每月10日划转当月约提金额;按季方式办理约提的,在首次划款后次季度起每季度的首月10日划转当季度约提金额。
38.4w 阅读
01-16 20:39
中国恒大:将押后针对天基控股的清盘呈请聆讯至2025年3月12日
格隆汇1月16日|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于2025年1月15日,香港高等法院指示,将押后针对天基控股的清盘呈请聆讯至2025年3月12日。股份自2024年1月29日(星期一)上午10时18分起暂停买卖,并将继续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HK 中国恒大
53.7w 阅读
01-16 17:18
经246轮竞价 中海30.65亿摘得深圳龙岗一宅地
格隆汇1月16日|深圳今日迎来2025年首宗宅地出让。深圳本次出让地块位于龙岗区龙城街道龙飞大道和青春路交叉口东北侧,出让面积约2万平方米,起拍价17.99亿元。该地块吸引招商、中海、华润、建发、越秀、绿城等8家企业参与竞买。经246轮竞价,该地块最终由中海以30.65亿元的价格竞得,成交楼面价29611元/平方米,溢价率70.37%。
21.5w 阅读
01-16 17:06
中指研究院:2024年12月核心城市二手房交易保持活跃
格隆汇1月16日|中指研究院16日发布《2024年12月十大城市二手房房价地图》,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4年12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53%,跌幅较上月小幅收窄,同比下跌7.26%。2024年12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19%,跌幅较上月持平;同比下跌6.75%,跌幅较上月收窄0.40个百分点。中指研究院分析师孟新增认为,整体来看,2024年末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仍保持较高活跃度,深圳、成都在成交大幅放量带动下房价已连续两个月小幅上涨。进入2025年1月,市场逐步进入淡季行情,叠加春节假期影响,预计成交量环比将出现一定回落。
20.1w 阅读
01-16 13:33
天津征求意见:职工在京冀租赁保障房 可提取住房公积金
格隆汇1月16日|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就《关于在北京市、河北省租赁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有关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职工在北京市、河北省租赁保障性租赁住房,可参照在天津市租赁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取政策提取住房公积金。
53.9w 阅读
01-16 12:25
今年全国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出让 中海40亿元摘得北京丰台西南郊冷库地块
格隆汇1月16日|今年全国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地块成功出让。1月16日,丰台区西南郊冷库及周边改造项目FT00-2404-0005地块迎来挂牌,最终由中海底价摘得,成交价40.08亿元,成交楼面价5.8万元/平方米。据悉,该地块作为北京首批谋划的2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也是丰台区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
51.4w 阅读
01-16 12:13
上海市政协委员、克而瑞集团董事长丁祖昱:建议调整住宅建筑规范提升得房率
格隆汇1月16日|据每经,1月14日和15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政协委员、克而瑞集团董事长丁祖昱向记者表示,自己将提交《关于调整上海住宅建筑规范提升住宅产品品质的建议》。 丁祖昱建议,对住宅建筑规范进行调整,在公共区域计容标准上放宽架空层及风雨连廊竣备要求,超低能耗方面放宽墙体计容标准,避难层、机房、门厅等按规定移交的公共服务空间和配套设施不计容。不计容的飘窗进深标准,尺寸上限从0.6米增加到0.8米或以上,提升室内空间使用率。
45.0w 阅读
01-16 10:56
黑龙江一地有楼房1万一套 租房只需交暖气费
格隆汇1月16日|据每经,这两天,关于黑龙江双鸭山七星矿楼房1万元一套视频在网上又火了。有业主表示,人少楼多,所以便宜;大部分是开发商盖的,回迁楼少;房龄不到10年,租房子不要钱,只需要交暖气费。
中指研究院表示,不同城市房价差异很大,而<u>顶楼往往因可能存在诸如可能漏水、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等问题,而比其他楼层价格更低</u>,也就出现了黑龙江一地楼房顶楼1万元一套的现象,买房还需根据自身需求综合考虑。
事实上,<u>与鹤岗类似,双鸭山楼市向来也以低价而出名。</u>按照双鸭山部分小区二手房价格64平方米1.5万元、51平方米1.2万元、56平方米1.4万元计算,折合每平方米的价格分别是234元、235元和250元。不过<u>新房方面,目前双鸭山均价是3940元/平方米</u>,与上月持平。在售的4个新盘,单价最高也达到了9800元/平方米。
69.0w 阅读
01-16 10:33
越南政府:整顿和处理房地产价格操纵和投机行为
格隆汇1月16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签署通知文件,要求各部门、地方政府集中整顿、处理房地产价格操纵和投机行为,并对房地产建设投资项目进行检查和监察。
23.0w 阅读
01-16 08:51
深圳二手房交易量重新站上6万套关口 深圳楼市新政后连现5个日光盘
格隆汇1月16日|据澎湃,数据显示,深圳二手房全年录得量同比增长近六成,重新站上六万套关口,创下近四年的最高值;同时,新房市场也在第四季度实现交易量大幅攀升,全年成交约3.8万套,创下近三年新高。 深圳中原地产一经纪人表示,2024年深圳先后出台了10余次政策,调控力度是近年来之最。“每一次政策落地,对市场都有一定利好。2月、5月、9月深圳都出台了楼市松绑政策,新房项目带看量有明显的起色。” 其中,2024年9月份出台的政策被认为对市场的作用最为显著。 上述经纪人提到,2024年全年,深圳新房共诞生了6个日光盘,其中海德园于2024年7月开盘,其余5个新房项目均是“9·29”楼市新政后出现的“日光盘”。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表示,2024年从年头至年尾,深圳房地产政策一直保持着持续宽松的态势,延续了2023年四季度以来的调控方向,符合业内对于2024年的展望。而2024年度出台的房地产优化政策的力度又高于预期,特别是9月底提出的“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使得四季度商品房交易量迅速冲上年度高位,带来翘尾行情。
27.0w 阅读
01-15 20:40
黄奇帆:2025年房地产止跌回稳,将不再对中国经济形成负拉动
格隆汇1月15日|近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中国经济遇上的难题至少有四五个(如城乡差距、地方政府债务、资本市场二十多年一直徘徊在3000点等),房地产严重的不景气与结构性问题是其中之一。尽管近四年房地产多有调整,但从根本上,中国房地产不具备美国次贷危机的基因,也没有日本房地产20年拖累经济的基因,因此,不必夸大事实、自乱阵脚。
中长期来说,城乡融合会为城市提供大量人口,会把房地产过剩的产能吸收掉一块。短期来讲,当下已出台的5种措施也在化解房地产难题。包括国家明确宣布收购房地产库存等,这是一个一举三得的举措,国家在去年初拿3000亿,到了九月底,明确宣布拿3万亿,估计到明年,还会有个3万亿,甚至变成6万亿,总而言之,最终会有个几万亿甚至10万亿,来收购房地产的库存。
其次,中国的金融系统跟房地产的关系,在这一次的地产调整中,也会得到化解,从过去房地产占有中国金融资源40%、50%的状态,调整到20%-25%,形成一个新格局、新常态。归结为一句话,<u>2025年,中国房地产止跌回稳,形成未来发展新阶段的起点,将不再对中国经济形成负拉动</u>。止跌回稳后,在未来15年、20年,房地产将随经济同步增长,这是会出现的新格局。
69.3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