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7-13 02:20 星期日
2024-01-10 09:00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早盘开盘普跌
格隆汇1月10日|集运指数(欧线)主力合约跌超17%,纯碱跌超3%,氧化铝、焦煤、铁矿石跌超1%;SC原油涨超2%,棕榈油、豆油涨超1%。
11.8w 阅读
2024-01-10 09:00
中联部部长刘建超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格隆汇1月10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当地时间1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中国同联合国合作、全球文明倡议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看法。刘建超表示,中方赞赏联合国为带领国际社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发挥的重要作用,支持秘书长本人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努力。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忠实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和使命,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各领域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3w 阅读
2024-01-10 08:51
高盛:高配中国A股,预计沪深300指数2024年将上涨19%
格隆汇1月10日|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2024年的回报率分别为17%和19%,因企业盈利将增长约10%,且中国政策有效落实。策略师建议维持高配中国A股,因为对地缘政治和流动性因素敏感性较低,且受益于中国政策助力和长期增长目标。
27.5w 阅读
2024-01-10 08:40
银河证券:多模态大模型快速发展将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格隆汇1月10日|银河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多模态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将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2024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投资思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特斯拉机器人供应链;二是中国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三是有望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其他零部件供应商。
17.0w 阅读
2024-01-10 08:39
两市融资余额较上一日减少33.60亿
格隆汇1月10日|截止1月9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268.9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0.75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486.7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2.85亿元;两市合计1.5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3.60亿元。
15.9w 阅读
2024-01-10 08:21
中信证券:旅游需求稳健,春节预期升温
格隆汇1月10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1月9日旅游板块大涨,我们分析与元旦数据较优、冰雪游主题性催化、春节预期升温等因素有关。展望2024年旅游市场,我们认为国内游虽然预计在基数效应下增速将回落,但需求仍将保持稳健;出境游恢复趋势明确,签证政策利好、春节假期时间较长有望推动春节出境游市场迎来超预期表现。建议关注旅游相关的OTA、出境游、酒店、景区、免税板块。
23.1w 阅读
2024-01-10 08:20
一公斤川贝5000多元 中药材价格热的冷思考
格隆汇1月10日|据农民日报,“一公斤川贝5000多块钱,川贝炖雪梨没戏了。”入冬以来,有关中药材价格飙升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不少消费者发现川贝价格上涨,感慨被高价“刺痛”。不止是川贝,去年10月份,中药材酸枣仁价格在2个月内上涨了2倍,价格涨至每公斤1000元,这个价格有时还“一枣难求”。 药材定价是市场行为,价格涨跌说到底是受市场供需调节。
近年来,中医治疗方法被更多关注和使用,吃中药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需求日渐增长,加上有的消费者习惯囤药,使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增加。与市场需求变化相对,中药材种植有其固有节律和周期,一时间的供应量不能跟上消费需求,于是推动市场价格走高。另外也应看到,由于中药行业处在上行周期、走势被看好,一些资本进入产业,到部分产地垄断药材,进而影响甚至操控市场定价,给中药材火热的价格“添了一把柴”。这种现象已经引起行业重视,此前中国中药协会就发布倡议书,呼吁坚决反对哄抬和操纵药材价格、投机炒作等扰乱药材市场秩序的不正当乃至违法行为。倡议发布后,从业者和各中药产地行动起来遏制资本炒作行为,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入冬以来川贝涨价来看,中药材价格回归平稳仍需一定时间。
36.1w 阅读
2024-01-10 08:14
中信建投:安徽绿电交易方案发布 新能源环境价值有望逐步兑现
格隆汇1月10日|中信建投研报指出,近期,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安徽省2024年绿色电力交易实施方案,其中一级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购买绿色电力,直接与发电企业签订交易合同。二级用户通过售电公司购买绿色电力,售电公司申报电量需与代理用户约定电量保持一致。绿色电力交易价格包含电能量价格和绿色环境权益(绿色 电力证书)价格,由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形成。其中,绿色环境权益价格应反映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不设上限,且需要大于零。随着绿电交易的不断推广,风光发电参与绿电交易的规模有望持续提升,新能源项目的环境价值有望逐步兑现,新能源发电运营企业经营业绩有望提升。
23.1w 阅读
2024-01-10 08:11
中信建投点评2023年全年及12月房企销售融资:融资环境趋暖,需求分化显现
格隆汇1月10日|中信建投点评2023年全年及12月房企销售融资:回顾2023年,行业销售不乏亮点。重点城市新房成交同比下降10.7%,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长29.3%。百强房企中头部优质房企降幅少于百强房企均值,销售稳健凸显抗周期属性。2023年股权融资同比下降2.2%,债券融资同比下降19.2%,均有向境内集中的趋势。年内A股3单“第三支箭”落地,3单房企消费REITs获批,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信用端政策助力融资环境趋暖,行业信心修复有望带动需求修复,助力房企销售企稳。
36.5w 阅读
2024-01-10 07:56
极氪自研智驾系统采用NIVDIA DRIVE™ Orin平台,NVIDIA DRIVE Thor™将首搭极氪新车
格隆汇1月10日|拉斯维加斯时间1月9日,NIVDIA在2024年CES展会上宣布,极氪在全新的全栈自研自动驾驶系统上采用NVIDIA DRIVE™ Orin平台,极氪首款纯电豪华轿车ZEEKR 007使用双DRIVE Orin系统级芯片,可在高速和城市道路上提供智能停车和自动化操作。
2022年NIVIDIA发布新一代芯片计算平台DRIVE Thor,作为Drive Orin芯片的升级版,这颗SoC芯片可实现2000 TOPS的AI算力,计划2025年投入生产,并将由极氪首发搭载,采用该芯片的新车将会于2025年上市。
US 英伟达
27.3w 阅读
2024-01-10 07:55
极氪CEO安聪慧:将与英特尔共创下一代智能汽车“移动生活空间”
格隆汇1月10日|拉斯维加斯时间1月9日,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亮相CES 2024英特尔展台,并公布极氪与其全球生态伙伴英特尔携手共创下一代智能汽车“移动生活空间”的计划。
基于智能架构以及英特尔软件定义车辆的全新智能汽车计算平台,极氪与英特尔将共同开发更智能、更全面、更懂用户需求的智能座舱专属体验。后续,双方将加快系统开发和车型落地,用真正划时代的智能汽车产品,为全球用户带来极致出行体验。
US 英特尔
23.9w 阅读
2024-01-10 07:51
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四季度开启预订、明年四季度量产交付
格隆汇1月10日|在2024年CES展会上,小鹏汇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谭宣布,公司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启预订,并计划于明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如果顺利实现,意味着“陆地航母”将成为全球首款面向个人用户量产交付的分体式飞行汽车。
US 小鹏汽车 HK 小鹏汽车-W
38.6w 阅读
2024-01-10 07:37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格隆汇1月10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接受央媒采访时表示,发展壮大产业链骨干企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中央企业在重要产业链中的龙头中枢作用,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引导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转变动能,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支持龙头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成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控制力的一流企业。
28.3w 阅读
2024-01-10 07:37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推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格隆汇1月10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接受央媒采访时表示,将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我们要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要培育更多新支柱新赛道。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推进北斗在通信领域、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应用,积极培育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制定实施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文件,推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45.0w 阅读
2024-01-10 07:37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
格隆汇1月10日|下一步将如何继续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接受央媒采访时表示,一是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二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壮大科技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三是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在重点领域再新建5—10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关键材料、重大装备等关键领域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四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和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完善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打造“火炬”品牌升级版,培育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科技中介组织。五是更好发挥各类园区作用,推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提质增效,发挥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8.8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