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9-26 06:26 星期五
09-11 13:24
美团据报考虑首次发行点心债
格隆汇9月11日|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称,美团考虑发行点心债,多家投资银行正在摸底固定收益投资者对美团潜在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兴趣,惟磋商仍处于初步阶段,包括期限、规模和发行时间等细节仍在讨论中。据报,若顺利定价,这将是美团首次发行点心债。
数据显示,美团有一笔7.5亿美元2.125厘债券将于10月28日到期。去年9月,美团通过发行两笔美元债,合计筹资25亿美元。
HK 美团-W
47.6w 阅读
09-11 13:14
格隆汇9月11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超90亿港元。
41.5w 阅读
香港金管局就修订后的加密资产监管政策手册向业界进行咨询
格隆汇9月1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布一份新的监管政策手册,概述了巴塞尔资本规则下的加密资产分类。自2026年1月1日起,香港将通过修订其资本、披露及重大风险敞口规则,落实巴塞尔框架。该手册将加密资产分为两组。第一组是与传统资产挂钩的代币和具有有效稳定机制的稳定币,这些将受到与同等传统资产的相似对待。第二组是无担保代币,例如比特币和以太币,以及不合资格的代币化资产和稳定币,这些将受到全面资本化和更严格的对待。根据香港最新《稳定币条例》获得牌照的稳定币将被视为较低风险资产。业内人士可在10月10日之前对修订后的规则提出意见。
53.7w 阅读
09-11 12:00
港股午评:恒指跌0.29%止步4连升,创新药概念股大跌,半导体芯片股上扬明显
格隆汇9月11日|港股上午盘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止步4拉升行情!恒生指数跌0.29%险守26000点关口,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0.48%及0.09%。市场做多情绪在连续4日上涨且创阶段新高后开始趋于谨慎。
盘面上,连续上涨的大型科技股多数表现低迷,其中,美团跌近4%,百度跌2.38%,京东跌1.8%,小米跌超1%,腾讯飘绿,阿里巴巴、网易小幅上涨;美媒指特朗普考虑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生物医药股大幅下挫,创新药方向跌幅最大,其中,歌礼制药跌近13%,翰森制药跌超9%,石药集团、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跟跌;影视娱乐股、新消费概念股、体育用品股、汽车股、航空股普遍走低。
另一方面,半导体芯片股拉升明显,英诺赛科涨超10%领衔,中芯国际涨6%,铜、铝等有色金属股表现活跃,中资券商股、重型机械股、军工股、教育股、煤炭股、苹果概念股纷纷上涨。(格隆汇)
HK 恒生指数 HK 恒生科技指数
84.5w 阅读
09-11 12:00
陈茂波:过去两年逾80间创科企业落户香港
格隆汇9月11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一个生物科技投资峰会致词表示,生物科技领域有无限机遇,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生物制药市场,崛起成为生物科技领导者,香港可以作为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户,也是内地创新成果走向世界的平台。陈茂波指出,香港拥有多项优势,可成为可靠及值得信赖的科技开发和投资合作伙伴,目前香港有4700间初创企业及近20间独角兽企业,很多这些的培育和支持,都来自科学园和数码港,当局会继续吸引来自全球的政策性企业前来,而在过去两年,逾80间创科企业落户香港,投资逾65亿美元及提供约2万个优质工作。
36.4w 阅读
09-11 11:50
汇通达网络(9878.HK)将同步首发iPhone 17系列
格隆汇9月11日|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举办秋季新品发布会,发布包括全新的iPhone 17系列、iPhone Air等多款新品。
市场消息,作为苹果在国内下沉市场的重要授权分销商,汇通达网络(9878.HK)旗下子公司“居家运通”,预计将连续第4年实现iPhone新品的同步首发,让下沉市场消费者同步城市用户一样,在9月19日新品发售后的第一时间买到最新款iPhone产品。
据悉,汇通达“居家运通”自2021年起通过O2O即时零售等创新模式,已完成对上千家传统乡镇3C数码会员店的数字化改造。帮助小店拿到官方一手货源的同时,构建“实体店+社群营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有效推动接入O2O即时零售的会员店月销大幅增长。
HK 汇通达网络
39.0w 阅读
09-11 11:48
格隆汇9月11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超80亿港元。
30.0w 阅读
09-11 11:46
ETF午评 | 半导体+CPO助攻创业板指站上3000点,通信ETF、云50ETF和5G通信ETF狂飙8%
格隆汇9月11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大涨,截至午盘,沪指涨1.12%,深成指涨2.63%,创业板指涨4.31%,北证50指数涨1.49%,科创50指数涨5.34%。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4962亿元,较上日放量1934亿元。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方面,CPO、PCB、半导体等算力硬件股领涨;贵金属、油气、旅游、游戏、体育板块跌幅居前。
ETF方面,AI硬件板块大爆发,国泰基金通信ETF、新华基金云50ETF和华夏基金5G通信ETF分别涨8.97%、8.27%和8.1%。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和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分别涨8.07%、8.06%和7.96%。半导体板块跟随上攻,汇添富基金科创芯片50ETF、嘉实基金科创芯片ETF分别涨7.75%和7.44%。
港股创新药板块跌幅居前,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ETF基金均跌逾4%。游戏板块回调,游戏传媒ETF、游戏ETF华泰柏瑞分别跌1.95%、1.62%。
SZ 通信ETF SH 云50ETF SH 5G通信ETF SZ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富国 SZ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 SZ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 SH 科创芯片ETF SH 科创芯片50ETF SH 恒生创新药ETF SZ 恒生创新药ETF SH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 SH 游戏传媒ETF SH 游戏ETF华泰柏瑞
70.1w 阅读
09-11 11:45
港股异动丨第四范式涨近5%,获多家券商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9月11日|AI、机器人概念股第四范式(6682.HK)走强,盘中涨近5%,报60港元。消息面上,第四范式近期获多家知名券商上调目标价。其中,交银国际将第四范式目标价由64港元显著上调至81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该行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将增长7-22%,并维持2025年扭亏、2026年实现微盈利的预期。大和证券同样重申对第四范式的“买入”评级,将其目标价从58港元上调至74港元。华泰证券也加入看多行列,将目标价升至77.89港元,指出其AI规模效应持续显现。公司此前公布业绩显示,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26.26亿元,同比增长40.7%。
23.6w 阅读
09-11 11:40
港股异动丨苹果概念股拉升 鸿腾精密涨超9% 伟仕佳杰涨3.5%
格隆汇9月11日|港股苹果概念股拉升,其中,鸿腾精密大幅上涨超9%,富智康集团涨4.55%,伟仕佳杰涨3.5%,丘钛科技、高伟电子涨3%,通达集团涨1%,瑞声科技、舜宇光学、比亚迪电子跟涨。
消息上,韦德布什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苹果新款iPhone的发布可能引发用户换机潮。韦德布什估计,在全球15亿iPhone用户中,大约有3.15亿用户超过四年未升级手机。这意味着“对苹果来说,换机机会正在逼近”。分析师指出,苹果对产品内部效率的关注,加上大胆的重新设计与实用的新功能,可能推动公司在未来12至18个月进入一个“超级换机周期”。
天风证券研报表示,看好政策加持、巨头引领、发布会催化临近背景下,端侧AI相关投资机遇。苹果近期动态彰显其在端侧AI方面产品创新决心,对使用体验及销量的拉动有超预期的可能,建议关注苹果产业链。(格隆汇)
HK 鸿腾精密 HK 伟仕佳杰 HK 富智康集团 HK 瑞声科技 HK 舜宇光学科技
20.9w 阅读
09-11 11:38
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息主要期限利率涨跌不一
格隆汇9月11日|隔夜HIBOR回落3个基点至1.17606%,创逾一周新低;一周期HIBOR则小升至1.44303%,触及9月2日以来高位;两周期HIBOR跌13个基点至1.47697%,至8月11日以来低点;一年期HIBOR小涨至1.92788%,回到近一周高点。
20.8w 阅读
09-11 11:18
格隆汇9月11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超70亿港元。
38.0w 阅读
09-11 11:15
港股异动丨高铁基建股普涨 中国中车涨3% 中国中冶涨近2%
格隆汇9月11日|港股高铁基建股普遍上涨,其中,中国中车涨3%,中国中冶涨近2%,时代电气涨1.36%,中国通号、中国中铁跟涨。
消息上,招商宏观此前研报称,下阶段可重点关注基建相关财政支出增速的回补效应,或对当前相对疲弱的基建投资增速形成显著支撑,同时也构成上游“反内卷”需求侧政策的重要部分。为完成全年支出预算,后续基建领域支出进度须有明显加速。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基建领域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仅为-5%,8-12月增速中枢有望反弹至7%以上。
近期高铁基建股的利好消息,主要源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深化带来的过港高铁需求增长、新基建项目的持续推进以及设备更新与智能化转型的政策推动。这些因素共同为板块注入了活力。(格隆汇)
HK 中国中车 HK 中国中冶 HK 时代电气 HK 中国中铁 HK 中国通号
19.4w 阅读
09-11 11:02
一则报道带崩!港股创新药深V拉升,资金逆势抢筹恒生医药ETF
格隆汇9月11日|今日港股创新药板块经历惊险深V行情,翰森制药、百济神州、石药集团分别跌7.98%、7.44%和6.86%,恒生医药ETF(159892)盘中一度深跌6.49%,随后跌幅快速收窄至-3.3%,盘中涌现资金净申购9200万份,港股通医疗ETF从最深4.64%跌幅收窄至-1.88%。
消息面上,9月10日《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通过一项行政命令草案,计划对来自中国的创新药(尤其是实验性药物)实施更严格的限制。
去年的《生物安全法案》已经验证过医药脱钩不可行,且对彼时的CXO药企业绩影响有限。同理上述报道的草案对国内创新药药企的实质性影响大概率有限:
①华泰证券指出,2025年以来(截至8月27日),全球创新药达成BD 交易数量540 项,披露总金额达1634.10 亿美元,其中国产创新药达成license out 交易数量83 项,披露总金额达845.31亿美元,金额占据全球过半,有力佐证了中国创新药的崛起不可逆转,是全球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②自2020年开始各大外企陆续面临专利悬崖问题,未来10年需要外购管线填补超2400亿美元市场空缺,作为强大的利益集团,必然加大游说力度。
③长期来看,随着国内老龄化持续加速,老年化群体对健康消费需求有望稳步增长,是医药板块投资的核心逻辑。
值得关注的产品,及截至发稿涨跌幅:
全球医药全产业链代表:恒生医药ETF(159892),-3.3%,前十大权重股涵盖多只创新高的药企:百济神州、药明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
CXO与AI医疗的深度聚焦:港股通医疗ETF(520510),-1.88%,指数CXO浓度全市场领先,权重股包括药明生物(CDMO冠军):(双抗药物研发全球领跑者)、微创医疗(心血管介入领域国产替代先锋)、京东健康(医疗数字化领跑者)。
SZ 恒生医药ETF SH 港股通医疗ETF
62.2w 阅读
09-11 10:54
香港茶餐厅及中式餐馆十年内少7% 外卖店铺激增39%
格隆汇9月11日|港媒称,香港立法会《数据透视》显示,去年香港共有1.76万间餐饮店铺,但传统餐饮行业近年面临萎缩的挑战。2014年至2024年间,港式茶餐厅及中式餐馆数量均下跌7%,分别减至2370间及2140间;网上外卖平台和“两餸饭”(平价快餐)店铺则兴起,外卖店铺数目同期激增39%至2180间。日式及韩式餐厅同期亦增加22%至1720间。
食肆的总收益仍未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2023年食肆收益同比反弹26.2%至1095亿港元,但去年由于本地及旅客在高级餐饮消费转趋审慎、港人北上及海外消费,令食肆收益维持在1094亿港元水平。
餐饮业人手方面,截至今年3月,香港餐饮业聘用约21.8万名员工,每间食肆平均只有12名员工,较20年前的16名为少,虽然部分食肆积极引入自动化科技以提升日常营运效率,例如送餐机器人及网上点餐系统,但人手短缺仍是业界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
19.8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