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04:58 星期四
03-16 07:25
湛江市连夜检查保水虾仁
格隆汇3月16日|据湛江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问题后,湛江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联合湛江市公安局组成工作专班,会同属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合组织执法人员赶赴涉事企业开展检查。现场查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一批,责令企业立即停止销售涉事产品,对相关产品进行抽检,并督促企业召回相关涉事产品。省市场监管局工作组已赶赴现场指导调查处置工作。
03-16 07:24
兑吧针对315晚会曝光案例道歉
格隆汇3月16日|央视315晚会曝光手机抽奖疯狂敛财的套路,兑吧子公司兑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点名。兑吧在其官方公众号道歉,并称已启动内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专项小组,配合政府执法部门开展核查处置工作。针对核查处置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立即处理。同时我司将全面核查公司业务风险点,采取措施,整改问题,将坚决守牢公司业务维护消费者权益这条底线。
HK 兑吧
03-16 06:58
成都回应骚扰电话产业链:针对合众易联有关情况开展现场调查 后续将依法处置
格隆汇3月16日|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今日发布情况通报:针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报道的合众易联(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有关情况,我局高度重视,赓即联合公安、网信等部门开展现场调查,后续将依法进行处置。
03-16 06:31
工信部连夜部署查处“3·15”晚会曝光问题
格隆汇3月16日|针对“3·15”晚会曝光的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骚扰电话、虚商实名制要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连夜组织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通信管理局对涉嫌违法违规主体进行调查处置,责令基础电信运营商立即关停涉事线路、对涉个人数据信息有关情况进行核查,督促互联网平台企业全面清理违法智能外呼软件销售推广信息。同时,将持续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对基础电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呼叫中心企业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加大曝光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网络黑灰产业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营造安全健康的信息通信消费环境。
03-16 06:27
天津连夜调查处置被曝光的“人人信”等相关企业问题
格隆汇3月16日|针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的人人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问题,天津市成立由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连夜开展调查处置工作,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03-16 06:25
市场监管总局连夜部署全面彻查3·15晚会曝光的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
格隆汇3月16日|针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的“保水虾仁”、非标电线电缆等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连夜开展执法行动,依法严惩绝不姑息,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03-16 06:21
土巴兔:与央视3.15曝光“精准获客”企业最终未达成实质性合作
格隆汇3月16日|央视3·15晚会曝光火眼云以“精准获客”为名,通过非法技术手段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如爬虫技术抓取数据,甚至能监控直播数据并截流用户,单条个人信息售价高达6元卖给企业,涉及公司有土巴兔,对此,该公司回应称,经核实确曾与旗下的关联公司有过商务洽谈,在洽谈期间,公司严格遵循内部合规审查流程,要求对方提供完整资质文件及合规证明,后续双方最终未达成实质性合作。
SH 土巴兔
03-15 23:48
我国消费品召回累计达5985次 涉及产品达1.05亿次
格隆汇3月15日|今天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2024年我国共实施消费品召回1100次,较上年增长42.7%,涉及产品454.3万件,较上年降低56.4%。全年受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影响召回1031次,涉及产品191.1万件,分别占召回总次数和召回总数量的93.7%和42.1%,缺陷调查仍是推动消费品生产企业实施召回的主要方式。从消费品缺陷类型看,因标准符合性问题召回1078次,涉及产品275.9万件,占召回总数量的60.7%,标准符合性问题仍是消费品召回的主要原因。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累计实施消费品召回5985次,涉及产品达1.05亿次。
03-15 23:28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格隆汇3月15日|为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进一步规范食品标识标注,强化食品标识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即将出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办法》坚持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要求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的标注位置更加清晰明显,便于“查找”;要求使用更大字体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便于“识读”;要求按照年、月、日的顺序直接标注保质期到期日,便于知晓食用期限。
03-15 23:08
浪莎股份: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正积极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核实相关事项
格隆汇3月15日|浪莎股份3月15日晚间公告,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今日有媒体报道称,公司一次性内裤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相关事项市场关注度较高。上交所要求公司核实有关情况,充分说明是否存在媒体报道所述情况,相关事实是否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市场各方及投资者对相关报道关注度较高,上交所要求该公司及时回应市场质疑及投资者关切,做好投资者沟通解释工作,尽快核实相关情况,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浪莎称,公司收到监管工作函后,高度重视,并正在积极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核实相关事项。
SH 浪莎股份
03-15 23:03
正大白对虾仁已下架 供应商为315点名增重虾仁生产商
格隆汇3月15日|据21财经,央视3·15晚会曝光增重虾仁的问题。央视调查发现,部分企业为增重牟利,在虾仁加工中超量添加保水剂(复合磷酸盐),并刻意隐瞒添加信息。其中,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连云港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被点名。随即,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购买的正大白对虾仁,其产品说明中明确标注,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为被委托商。但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正大食品旗舰店,未见正大白对虾仁产品页。对此,记者询问正大食品旗舰店客服,白对虾仁产品是否已经下架,客服表示,“该产品暂时没有了,下架了,非常抱歉出现这种问题”,但他同时表示,“关于产品添加剂,我们都是在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范围内的。”
03-15 22:54
央视点名变现猫:推广白酒已从电商平台下架,华旦天使和弘道资本为投资方
格隆汇3月15日|据新浪,央视点名变现猫:推广白酒已从电商平台下架,华旦天使和弘道资本为投资方,3月15日晚间消息,央视曝光手机抽奖疯狂敛财,涉事企业为白酒广告推广页支持App变现猫出品公司,即杭州微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据报道,该公司在经营抽奖业务,主要抽奖产品为“凌酒师·一品天下”牌的酱香型白酒,淘宝平台标价269元一瓶,但出厂价仅为63元一箱(6瓶)。事发后,货架电商平台显示,相关一品天下链接已全部显示下架。截至发稿前,新浪财经致电杭州微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但电话已为空号。
03-15 22:42
央视315点名借贷宝“高利贷”,“私募大鳄”同创九鼎曾投资25亿元
格隆汇3月15日|据新浪,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上借贷,最终却出现最高年化利率近6000%的情况,存在严重“高利贷”现象。据悉,借贷宝属于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300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00000万人民币,实控企业为借贷宝(香港)有限公司,控股90%。早在2017年,被业内誉为“私募大鳄”的九鼎集团曾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准备以近25亿元的资金增资人人行控股,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投资。而人人行控股正是“借贷宝”母公司,也是九鼎集团关联公司,目前核心持股高管包括同创九鼎实控人吴刚等人。
03-15 22:39
315晚会曝光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 商丘: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
格隆汇3月15日|商丘市联合工作组通报,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商丘市梦阳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未经灭菌的问题。商丘市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立即赶至现场,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对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等作现场封存,下一步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03-15 22:13
315晚会曝光九大行业乱象 涉及这些品牌公司
格隆汇3月15日|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今年曝光了哪些问题? 1、翻新卫生巾!知名母婴品牌残次料被翻新售卖。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在销售劣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且数量巨大。调查过程中有采购商前来采购<u>好之、米菲、Babycare</u>等品牌的婴儿纸尿裤,以及“二等品”的<u>自由点</u>品牌女性安睡裤。在一个车间里,地上堆满了各种卫生巾纸尿裤的生产垃圾,其中不乏<u>全棉时代、苏菲</u>等知名品牌产品。 2、一次性内裤爆雷:徒手制作不灭菌。多家服饰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并不卫生,根本不会杀菌。产品包装上标注的面料材质是“棉”,实际却使用的“涤”,有些企业直接写上“纯棉”,严重“货不对板”。在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公司可以提供“代加工”服务,他们生产过“<u>初医生</u>”一次性内衣、“<u>贝姿妍</u>”一次性内裤和“<u>浪莎</u>”一次性内裤,为了控制成本,部分产品不进行杀菌消毒。 3、维修刺客啄木鸟:只开个水龙头收费100元。<u>啄木鸟家庭维修</u>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家电维修平台,公司培训经理表示,上门维修人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尽办法在服务过程中提高收费。如果客户嫌贵,就可以表演一出“双簧戏”给顾客看。有维修人员称,报价过低会受公司上级批评,公司要求维修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尽可能提高收费。“你只能拿到四成回报,公司拿六成,想赚钱只能靠换东西。” 4、保水虾仁磷酸盐超标!部分商家超量添加保水剂、包冰增重。例如,一家企业的虾仁磷酸盐添加量达到千分之三十,浸泡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保水率高达百分之二十,这会导致虾仁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长期过量摄入磷酸盐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例如消化系统问题、导致人体的钙磷比失衡、缺钙、引发心血管疾病。 5、电子签高利贷,最高年化利率近6000%,涉及<u>借贷宝平台和人人信平台</u>。在借贷宝平台签正规的电子签协议,打电子签的欠条,但真正的交易却不在平台上进行。即便遭遇放款人的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由于不清楚其真实身份信息,根本没办法起诉。人人信的一位产品经理称放款方很多都是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目的就是让受害人找不到起诉对象。 6、信息黑洞疯狂窃取个人隐私。偷个人信息的获客公司称每日处理数据量达到100亿条。在宣称“拥有20亿条精准人群画像”的企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他们的获客软件名为“火眼云”已经卖给了很多企业 :“像<u>土巴兔</u>之类的,口腔现在有一个<u>拜博</u>,医美的比如说<u>美莱</u>”。启科科技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三网大数据”,是指三家电信运营商的数据。 7、骚扰电话产业链,AI外呼机器人成骚扰电话帮凶。无论是外呼智能机器人,还是真实的电话营销人员,不经消费者同意拨打这类营销电话,都属于违法行为。很多从事外呼业务的公司从虚拟运营商购买“小号”,这些号码没有实体手机卡,也不需要实名认证。利用获客软件偷取消费者电话号码,虚拟运营商有大量的小号,再加上外呼智能机器人所谓的科技加持,形成了外呼公司的电话销售产业链条。 8、手机抽奖疯狂敛财。话费券使用周期长,多数人领取一两个月后就遗忘,商家抓住海量“沉默用户”的空子,悄然敛财。“送你一个视频会员,你点击以后要付19.9元,次月还会扣19.9元,默认你会来领,依然赚的是沉默用户的钱。”“两箱原价63元/箱的白酒被宣称价值4700多元,最后以398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200元话费券、自动续费以及白酒推广,这类业务本质上就带着诱导属性,甚至还有欺诈嫌疑。 9、非标电线电缆,五金市场公然售卖非标电线电缆。“非标线”是未达到国家检测标准的电线电缆,在国内重大火灾的案例中,因线缆引发的火灾占50%以上,居各类火灾之首。安顺市的<u>金明阳电线电缆公司</u>宣称自己的年销售额过亿,他们能按照客户需求,生产不达标的电线。<u>润雄电缆集团</u>主管销售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厂生产的“非标线”,不仅外观和国标线一样,还能提供齐全的资质报告,可以实现“造假一条龙”。
下一页
手机号码
+86
验证码
* 微信登录请先绑定手机号,绑定后可通过手机号在APP/网站登录。
绑定

绑定失败

该手机号已注册格隆汇账号,您可以选择合并账号。

关于合并:

1.合并后可使用手机号或微信快捷登录;

2.仅保留手机账号信息,清除原有微信账号信息;

3.付费权益将同步至手机账号;

4.部分特殊情形可能导致无法合并;

合并
返回上一步
确认您合并的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输入后提交合并账号
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