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7-06 11:53 星期日
2024-11-18 08:00
光大证券:2030年或迎来6G商业化
格隆汇11月18日|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当前6G仍处于研发阶段,科技巨头纷纷抢占核心技术。商业化应用阶段逐渐到来,苹果公司认为2029年中期就可以实现6G商业化。三星则认为2028年6G有望完成标准制定和小规模商业化运用,2030年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用。华为、诺基亚等科技公司也纷纷表示,2030年有望迎来6G商业化。根据iFinD数据库,6G概念股涉及多家A股公司,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包括:中国联通、中兴通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卫通、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光迅科技、中国卫星、海格通信、景旺电子、顺络电子、信维通信等。
41.0w 阅读
2024-11-18 08:00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今日开幕 华为、AMD等公司将发表主题演讲
格隆汇11月1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lCChina2024)将于今日上午十点,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会议为期三日(18日起至20日止)。今日上午召开开幕式及主旨论坛,下午举行全球IC企业家大会,主题为“智算筑基 芯启未来”。届时,华为、美光科技、龙芯中科、AMD、高通、黑芝麻等公司将发表主题演讲。
29.4w 阅读
2024-11-18 07:59
中信建投:AI应用发展提速,将持续推高算力需求
格隆汇11月18日|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大模型能力的提升和AI基础设施的发展支撑,AI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微软、Anthropic、谷歌、SAP、Servicenow、CRM等众多厂商在AI agent均有所布局,多在今年年底至2025年初落地。国内厂商在AI应用领域加速追赶。AI应用数量的增加、应用活跃度的提升将会产生极大的推理算力需求,将持续推高算力基础设施需求。
22.4w 阅读
2024-11-18 07:57
华泰证券:短期A股市场中枢震荡或仍为基准情形
格隆汇11月18日|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短期A股市场中枢震荡或仍为基准情形。配置上短期建议维持哑铃策略,红利/成长内部寻找性价比较优板块,中期建议关注内外需盈利剪刀差反转、产能出清现拐点两条配置线索。
23.4w 阅读
2024-11-18 07:56
格隆汇11月18日|日本9月核心机械订单年率-4.8%,预期2.2%,前值-3.40%。日本9月核心机械订单月率-0.7%,预期1.9%,前值-1.90%。
26.6w 阅读
2024-11-18 07:47
格隆汇11月18日|高盛将菲律宾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
32.3w 阅读
2024-11-18 07:46
中金:美联储降息或将进入“慢车道”
格隆汇11月18日|中金:我们认为鲍威尔希望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在经济强劲的背景下,美联储有意放缓降息。尽管离下一次美联储会议还有数周,但我们认为鲍威尔的言论提供了一定前瞻指引,即决策者已开始考虑下调点阵图。我们预测新的点阵图显示的2025年降息次数将从此前的4次削减为2次,对应终点利率3.75%-4.0%。节奏方面,美联储降息也将进入“慢车道”。我们此前的判断是,今年12月降息25个基点,2025年第一、二季度分别各降息25个基点,然后停止降息。我们维持这一判断,即进入2025年后降息步伐将放缓。
31.8w 阅读
2024-11-18 07:42
1-10月江苏铁路建设投资超560亿元 达到去年全年水平
格隆汇11月18日|今年,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规模。1-10月,全省铁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60.5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3.4%,超序时进度,达到去年全年铁路建设投资水平。
30.4w 阅读
2024-11-18 07:42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锂电全球需求增长22%,有效扭转三年来过剩的供需形势
格隆汇11月18日|中信建投研报表示,锂电行业预计将在2025年Q2迎来三年来第一次供需形势的扭转。电动车方面,国内需求好于预期,预计2024年国内批售1300万辆,同比+36%,以旧换新补贴推动下,预测2025年国内电车销量1560万辆,同比+20%;美国预计2024年销量160万辆,同比+8%,2025年政策目前较为模糊,预计美国市场2025年可能保持持平;欧洲方面,我们预计2024年销量295万辆,同比持平,2025年考虑到全行业不罚款销量352万辆,特别保守预期下340万辆,同比预计+15%-20%。
同时在储能接近50%增速的推动下,预计2025年锂电装机需求1814GWh,同比+22%,供给侧经历2年的价格下行当前已见底,根据测算,预计在年底及2025年Q2末开始,行业供需形势将有效扭转,进入价格修复区间。
36.8w 阅读
2024-11-18 07:42
俄罗斯政府代表团抵达朝鲜平壤
格隆汇11月18日|据央视,以朝俄政府间贸易经济和科技合作委员会俄方委员长、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部长亚历山大·科兹洛夫为团长的俄罗斯政府代表团17日乘机抵达平壤,出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间贸易经济和科技合作委员会第11次会议。
25.9w 阅读
2024-11-18 07:30
原木期货今日上市 期货及期权品种将达143个
格隆汇11月18日|国内衍生品市场新品种上市步伐加快。11月18日,大商所原木期货将正式上市交易,原木期权将于11月19日起上市交易。11月18日当天上市的原木期货LG2507、LG2509、LG2511合约挂牌基准价均为810元/立方米。统计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合计上市8个期权和2个期货品种。具体来看,8月,鸡蛋、玉米淀粉、生猪期权以及瓶片期货上市,9月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挂牌交易,11月,原木期货和期权挂牌交易。我国上市期货、期权品种将增至143个,国内商品期货、期权产品矩阵加速扩充。其中,大商所已上市22个期货品种、17个期权品种,覆盖农产品、钢铁原燃料、能源化工等重要大宗商品领域。
36.9w 阅读
2024-11-18 07:29
香港发出一号戒备信号
格隆汇11月18日|据大湾区之声,受台风“万宜”影响,香港天文台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天文台介绍,按照目前预测,“万宜”今日仍与香港保持约400公里或以上的距离,预计香港日间尚未普遍吹强风,一号戒备信号至少会维持至今日18时。天文台会结合“万宜”与珠江口的距离、其减弱程度及本地风力变化,评估今晚至明日初时是否需要发出三号强风信号。
31.0w 阅读
2024-11-18 07:12
澳股开跌0.42%
格隆汇11月18日|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开盘下跌35.20点,跌幅0.42%,报8250.00点。
42.3w 阅读
2024-11-18 07:00
音频 | 格隆汇11.18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格隆汇11月18日|国际要闻:
1、本周大事提醒;
2、纳指、标普500指数上周创9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迪士尼涨超5%;
3、WTI原油期货上周累跌约4.8%,天然气累涨约5.8%;
4、现货黄金上周跌约4.6%,创2021年6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5、美元指数上周涨1.6%,英镑累跌超2.3%;
6、消息人士:特朗普团队表示希望放宽美国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规定;
7、美银看好中国股票 建议在特朗普就职前买入中国和欧洲股票;
8、俄政府颁令:临时限制对美出口浓缩铀;
9、知情人士:美政府已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武器袭击俄境内目标;
10、美媒:英伟达新AI芯片面临服务器过热问题;
大中华区要闻:
1、财政部、税务总局: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
2、商务部:1-10月全国吸收外资6932.1亿元,同比下降29.8%;
3、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禁止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为名实施违法违规行为;
4、证监会:上市公司应当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 必要时积极采取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
5、证监会: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应当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明确具体职责分工;
6、正式版本“市值管理14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偏离价值的 去掉“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要求;
7、金壮龙: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8、中国信托资产规模达27万亿元 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9、中欧电动汽车磋商有所进展 尤其在价格承诺框架和协议执行机制方面取得了共识;
10、字节跳动估值达到约3000亿美元;
11、浙江:开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试点 遴选低空产业“先导区”和低空经济“先飞区”;
12、股价异动披露要求并未放松 市值管理新规封堵“隐秘暗道”;
13、上浮0.47元/立方米!北京阶段性上调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14、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正式在中国上市;
15、多家基金公司开始拍短剧!
16、同花顺:云软件公司直播业务推广过程中存在暗示推荐个股等情形,被责令整改及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
17、回天新材: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犯操纵证券市场罪 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18、今日A股联芸科技、胜业电气申购;
19、南下资金加仓腾讯、平安和移动;
20、公告精选︱桂冠电力:拟3.96亿元投资建设都阳风电二期项目;长春高新:拟斥资3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
21、公告精选(港股)︱阿里巴巴-SW(09988.HK):Q2净利润为435.47亿元 同比增长63%;
22、A股投资避雷针︱同花顺:子公司云软件公司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晶华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121.6w 阅读
2024-11-18 06:39
三菱日联:欧洲央行降息速度可能慢于预期
格隆汇11月18日|三菱日联表示,欧洲央行降息的速度可能慢于市场预期,市场的降息预期有些“过高”。该机构表示,欧洲央行对经济增长放缓反应迟钝,并指出,当欧洲央行在2022年至2023年加息时,它并没有对经济增长疲软给予太多关注。三菱日联认为,如果通胀上升,2025年可能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引述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和欧盟对此的报复)。此外,三菱日联称,自美国大选以来欧元的下跌有点过头,预计未来会有改善前景。
46.9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