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7-07 14:47 星期一
2024-04-17 16:03
图解丨过去五年,贵金属投资者的“黄金岁月”
格隆汇4月17日|如下图所示,黄金在截止4月12日的过去五年里已累计上涨了81.65%,这一涨幅甚至要超过标普500指数的76.22%。相比于美股在此期间的大起大落,黄金走势显然要更为稳定。全球范围内持续火热的通胀、欧亚大陆多场地缘冲突的爆发、主要央行大幅膨胀的资产负债表、各国储备多元化考量下的购金热,可谓共同推动了这段贵金属投资者的“黄金岁月”。
50.2w 阅读
2024-04-17 15:58
国家发改委:鼓励以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
格隆汇4月17日丨据中国网,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室主任金贤东今日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新闻发布会表示,国家发改委将扩需求优供给,持续打造消费新增长点。鼓励以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支持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消费新热点。同时,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工作。
40.3w 阅读
2024-04-17 15:54
中国3月全社会用电量7942亿千瓦时 同比增7.4%
格隆汇4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用电量54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用电量1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
46.8w 阅读
2024-04-17 15:53
涪陵榨菜进军预制菜 已研发榨菜速溶汤等产品
格隆汇4月17日|据新京报,涪陵榨菜董事、总经理赵平在近期的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介绍,公司规划以榨菜为中心,向“榨菜+”、榨菜亲缘品类、川式复合调料和川渝预制菜等方向发展,目前川渝预制菜方向处于研发调试与市场调研阶段,已研发出榨菜速溶汤等新型产品,未来将紧跟市场情况及战略推进进度布局规划。
SZ 涪陵榨菜
31.3w 阅读
2024-04-17 15:51
美欧称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外交部:伪命题
格隆汇4月17日|据北京日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我们关注到,近期美国、欧盟等纷纷指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并称将采取行动。林剑对此表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冲击世界市场”是伪命题,以“产能过剩”为由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只会破坏产供链的稳定畅通,拖累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始终对产业合作秉持开放的态度,希望有关国家秉持开放的心态,坚持公平竞争,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经贸合作环境,同中国一道,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
44.3w 阅读
2024-04-17 15:51
以色列总统会见德外长及英外交大臣讨论巴以问题
格隆汇4月17日|当地时间4月17日,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和英国外交大臣戴维·卡梅伦与以色列总统伊萨克·赫尔佐格在耶路撒冷举行会面。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立即让所有被哈马斯扣押的加沙人质返回家园仍然是首要任务,同时将继续推进对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
26.6w 阅读
2024-04-17 15: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财政立场为全球带来风险
格隆汇4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地时间16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基于报告内容撰文指出,尽管美国近期经济表现较好,但强劲需求的背后是仍然过热的美国经济,这需要美联储采取“谨慎且渐进”的宽松政策。古兰沙指出,美国与长期财政可持续性不符的财政立场尤其令人担忧。这为反通胀进程带来了短期风险,也为全球经济带来了长期的财政和金融稳定风险。古兰沙警告,“一些东西将不得不被舍弃”。
24.4w 阅读
2024-04-17 15:50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
格隆汇4月17日|据中国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不断完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加快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切实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35.7w 阅读
2024-04-17 15:47
中方对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会议有何期望?外交部回应
格隆汇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称,发言人能否详细介绍中方对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会议的期望?中方是否正在敦促俄方出席瑞士和平会议?林剑对此表示,昨天中国领导人在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表示,中方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愿就此同包括德国在内的有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中方认为,任何冲突最后都要通过外交渠道和政治谈判来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出路,也只能是在谈判桌上。据了解,有关会议还在筹备当中,还有不少工作要做,中方愿继续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
25.9w 阅读
2024-04-17 15:45
美国降息推迟抵消了中东担忧,油价下跌
格隆汇4月17日丨油价小幅走低,因美联储暗示通胀上升可能推迟今年降息,且有报告称美国原油库存增加,抑制了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引发的涨势。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市场缺乏方向,反映出以色列对伊朗周末袭击的可能反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对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走高的预期,以及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可能增加,都是市场看跌的迹象。
27.9w 阅读
2024-04-17 15:45
澳大利亚发布国防战略,中方如何看待?外交部回应
格隆汇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称,澳大利亚今天发布一份国防战略,旨在应对该国最大的战略风险。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马尔斯警告说,“中国为实现其战略目标采用了‘胁迫策略’”,“澳大利亚将加强海军能力”,请问中国外交部如何看待澳大利亚今天发布的国防战略?林剑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致力于维护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当前地区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个别域外大国在亚太拼凑排他性的“小圈子”,制造阵营对抗,特别是在南海地区兴风作浪,唯恐天下不乱。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希望澳方正确看待中国发展和战略意图,摒弃冷战思维,多做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事,不要动辄拿中国说事。
21.5w 阅读
2024-04-17 15:44
深圳:第二季度计划入市商品房项目26个
格隆汇4月17日|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官网,截至2024年4月16日,深圳市2024年第二季度计划入市的商品房项目为26个,预计供应房源面积为1049571.97平方米,10539套,其中:住宅793082.57平方米,7845套;商务公寓135072.71平方米,1752套;商业59607.81平方米,661套;办公61808.88平方米,281套(最终数据以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为准)。
31.8w 阅读
2024-04-17 15:44
金科股份:已有82个项目进入融资“白名单”,16个项目获得银行支持
格隆汇4月17日|据澎湃,目前,金科股份已有82个项目被纳入“白名单”,分布于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入围“白名单”的项目已开始对接融资,并获得银行支持。已有16个白名单项目通过新增融资上账、调整贷款还款节点、降低贷款利息等方式,成功从工行、中行、建行、民生、中信、平安、光大、兴业、恒丰、华夏等银行获得支持,公司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与各地住建部门和银行积极沟通,推动更多项目进入“白名单”,实现融资落地,进一步保障公司经营及保交楼工作的稳健推进。
SZ 金科股份
16.8w 阅读
2024-04-17 15:44
鲍威尔言论或提振美元,因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政策产生分歧
格隆汇4月17日|三菱日联外汇分析师李•哈德曼在一份报告中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言论可能会在短期内提振美元。鲍威尔认为,通胀强劲导致美联储是否会在不出现意外经济放缓的情况下降息成为难题。美联储似乎将落后于欧洲央行——后者已暗示可能在6月降息——从而“在短期内打开货币政策分歧的窗口,这将支持美元走强。”鲍威尔的言论表明,美联储可能要到9月份才会下调利率。
22.8w 阅读
2024-04-17 15:42
国家发改委:今后几个季度产能利用率有望逐步回升 认为出口商品多就是产能过剩站不住脚
格隆汇4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室主任金贤东今日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新闻发布会表示,产能利用率是反映短期内产需关系的一个指标,受到需求状况、盈利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从中国这几年历史数据看,产能利用率的季度波动比较大,一季度产能利用率相对低一些,四季度相对高一些,这与春节假期等因素相关。我们初步分析,今后几个季度产能利用率有望逐步回升。
对于产能问题,我们要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普遍的,适度的产大于需有利于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方面把产能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认为出口商品多了就是产能过剩了,这是站不住脚的。中国每年大量进口芯片、飞机、大豆、原油等商品,那么这些商品的出口国难道都产能过剩了吗?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不同国家在各自强项产业的产能大一些,在其他产业的产能小一些,这是由各国的比较优势决定的。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进程中,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蕴藏着海量市场需求,这将是各国发展的共同机遇。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持续提供优质产能,不仅满足自身高质量发展需要,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29.9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