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
打开APP
2025-07-30 06:17 星期三
2023-09-28 08:02
经济日报金观平:高质量发展普惠金融
格隆汇9月28日|经济日报金观平发表文章称,近日,财政部发布修订后的《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财政措施,促进普惠金融服务扩面、增量、降本、增效,加力提效“支农支小”、帮助就业创业。发展普惠金融,在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同时,财税政策支持扮演着重要角色。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面临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服务成本高等问题,有必要针对普惠金融服务市场失灵的领域,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当前,不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有必要努力提升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质效,撬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扶持小微企业、帮助就业创业、流向“三农”领域。
26.8w 阅读
2023-09-28 08:02
日本股市周四低开
格隆汇9月28日|日经225指数开盘下跌0.8%,报32119.37点;东证指数低开0.9%,报2357.22点。韩国市场今日休市。
33.1w 阅读
2023-09-28 07:51
半年报问询函“一针见血” 紧盯退市风险与“糊涂账”
格隆汇9月28日|据上证报,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报披露工作落下帷幕,监管部门对其中疑点的追踪却并未止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7日,沪深交易所已发出近20份半年报问询函,目光聚焦于业绩真实性与准确性、经营可持续性、会计处理合规性、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从“收函方”来看,ST公司成为重点问询群体。经记者梳理,沪深交易所目前发出的问询函中有9份是指向有退市风险的公司,占比近一半,主要追问相关公司财务指标变动较大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触及终止上市等情形。此外,应收账款大幅变动的原因、坏账计提的充分性合理性等“隐秘的角落”亦被深挖。“根据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必须计提减值,但这里面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和模糊地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接受采访时表示,部分公司可在某些年度先计提大额减值准备,等后续年度再以各种方法转回,以实现调整利润的目的。
30.1w 阅读
2023-09-28 07:51
减持新规筑牢监管防线 驱动市场长期良性发展
格隆汇9月28日|据上证报,沪深交易所9月26日晚分别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从严、从实、从细落实了8月27日发布的《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多位资深市场人士、研究专家认为,严格认定不得减持的情形、将大宗交易减持纳入监管范畴、加大对违规减持打击力度等多个维度的发力,释放出从严监管的信号,彰显出监管部门稳定市场预期、呵护市场的信心与决心。
24.5w 阅读
2023-09-28 07:50
社保基金年度报告出炉: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7.66%
格隆汇9月28日|据上证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的2022年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显示,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7.66%,累计投资收益16575.54亿元。2022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为-5.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投资收益率为-4.53%)。
44.3w 阅读
2023-09-28 07:50
港股改革再下一城 IPO结算将进入“T+2”时代
格隆汇9月28日|据上证报,港交所9月27日宣布,全新的首次公开招股结算平台FINI将于11月22日正式启用,这标志着香港资本市场发展迎来又一里程碑事件。业内人士表示,FINI的推出是港股IPO市场的重大改革。新股定价与股份开始交易之间的时间由5个营业日(T+5)大幅缩短至2个营业日(T+2),投资者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并将减少融资申购新股过程中的利息支出。FINI系统也有助于识别疑似重复认购,有望遏制“一人多户”打新。
25.7w 阅读
2023-09-28 07:49
十月稻田(9676.HK)今起招股,入场费4788港元
格隆汇9月28日|十月稻田(9676.HK)今天起至下周四(10月5日)公开招股,发售5340.75万股H股,其中90%国际发售,10%香港发售,每股招股价介乎13.00-15.80港元,最多集资8.44亿港元。预计将于10月5日确定IPO发行价,预计将于10月12日开始交易。每手300股,入场费4787.81港元。
HK 十月稻田
23.6w 阅读
2023-09-28 07:49
格隆汇9月28日|绿源集团控股申请香港IPO,寻求发行1.067亿股股票,发行价指导区间为每股6-8港元,预计将于10月4日确定IPO发行价,预计将于10月12日开始交易。
22.3w 阅读
2023-09-28 07:49
格隆汇9月28日|迈越科技申请香港IPO,寻求发行1.25亿股股票,发行价指导区间为每股1.05-1.40港元,预计将于10月4日确定IPO发行价,预计将从10月11日开始交易。
20.3w 阅读
2023-09-28 07:48
格隆汇9月28日|文件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减持了460万股惠普股票。
US 惠普
18.8w 阅读
2023-09-28 07:48
美团二季度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9.2%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34.8%
格隆汇9月28日|美团在港交所公告称,第二季度,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9.2%至人民币512亿元,经营溢利同比增长34.8%至人民币111亿元,经营利润率为21.8%,较2022年同期的22.5%保持相对持平。实时配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1.6%。
HK 美团-W
29.4w 阅读
2023-09-28 07:46
专家:货币政策加力稳增长 四季度信贷投放或继续加大
格隆汇9月28日|据经参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日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表示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其中,将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业内专家表示,本次会议释放了货币政策将加力稳增长的信号,预计四季度信贷投放力度将继续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将持续发力。
14.5w 阅读
2023-09-28 07:45
经济日报:上市公司要扛起稳市场责任
格隆汇9月28日|经济日报发表文章称,公然违规减持、上市首日“做空”自己……近段时间,部分上市公司的种种“迷惑”行为,招致投资者一片声讨,在A股市场掀起阵阵风浪。投资者的愤怒不难理解。当前市场最紧要的是强信心,最迫切的是稳预期。在党中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大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不管不顾,大肆违规减持、巨量融券卖出,践踏了投资者信心,无异于让低迷的市场雪上加霜。这种只顾自己捞钱,置市场大局于不顾的做法,实属可恶、可憎。资本市场是信心市场,而信心需要各个主体去用心维护。作为支撑市场的支柱和基石,上市公司一定要提高认知,算大账、算长远账,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关键时刻将稳市场、稳预期的责任稳稳地扛在肩上。
12.4w 阅读
2023-09-28 07:12
音频 | 格隆汇9.28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格隆汇9月28日|国际要闻:
1、标普纳指尾盘转涨 道指创近四个月最低;
2、美债收益率重返十多年高位 离岸人民币失守7.32元;
3、美油一度升破94美元创一年最高 镍触及14个月最低;
4、美联储卡什卡利:对于可能需要加息超过一次持开放态度;
5、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计美国第三季度GDP为4.9%;
6、意大利将2024年的GDP增速预期从1.5%下调至1.2%;
7、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触及11个月高位;
8、UAW:如果谈判无重大进展 周五可能进一步扩大罢工范围;
9、美国总统拜登:将在今年秋季采取人工智能相关的行政行动;
10、美国将无限期延长对两家韩企在华工厂进口美芯片设备豁免期;
11、Meta年度开发者大会带来新品:AI聊天机器人,头显Quest 3、智能眼镜;
12、郭明錤:ASML可能显著下修2024年EUV设备出货预测20%–30%;
13、美光科技盘后跌超4% 预警本财季亏损;
14、OpenAI:ChatGPT不再局限于2021年之前的数据;
大中华区要闻:
1、国务院任命陈华平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2、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加大国有企业、金融领域反腐败力度;
3、张晓晶:中国有提高财政赤字率的空间;
4、高盛:香港或将下调股市印花税;
5、野村:仍然看到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 对中资股维持“策略性增持”看法;
6、利率低至4.5% 券商两融“价格战”开打;
7、农业农村部:8月末能繁母猪存栏为4241万头,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1.9%;
8、2023国庆档新片预售票房破亿;
9、中指研究院:预计一线城市或因区施策优化限购政策;
10、武汉恒大时代新城:符合条件的业主可以在对应贷款银行申请延缓还贷;
11、南下资金加仓科技股 其中净买入美团6.05亿;
12、北上资金大肆加仓隆基绿能;
13、三菱汽车将在中国市场停产;
14、知情人士:许家印已被监视居住于北京;
15、东方盛虹:与沙特阿美的子公司阿美亚洲签署了框架协议;
16、中旭未来(9890.HK)等三股今日上市;三态股份(301558.SZ)等三股今日上市;
17、公告精选︱杉杉股份:拟不超过12.8亿欧元在芬兰投建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49.9w 阅读
2023-09-28 07:08
郭明錤:ASML可能显著下修2024年EUV设备出货预测20%–30%
格隆汇9月28日|分析师郭明錤发布调查指出,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可能会将其极紫外线光刻机(EUV)出货量预测大幅下调约20%-30%。郭明錤指出,苹果2024年的3nm需求将低于预期。2023年,苹果MacBook和iPad的出货量分别为1700万部和4800万部,分别下降了约30%和22%。出货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居家办公需求的终结,以及新规格(Apple Silicon芯片和Mini-LED显示屏)对用户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展望2024年,苹果的3nm需求将受到MacBook和iPad缺乏增长动力的负面影响。
US 阿斯麦
36.3w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