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必读:沪指涨0.88%逼近3400点;原油和煤炭基金领跑,或再现一人包揽冠亚军
收评:沪指涨0.88%逼近3400点 赛道、消费股轮番活跃
大盘全天震荡上涨,深成指领涨,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400点整数关口。盘面上,赛道股和消费股齐涨。赛道方面,光伏、汽车、智能制造等板块走强,光伏板块内个股再掀涨停潮。消费方面,酒店、机场、食品加工、旅游等板块活跃。下跌方面,保险、券商等金融股陷入调整。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600只个股上涨,两市超百股涨停或涨超10%。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2288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85亿。板块方面,HJT电池、煤炭、酒店、工业母机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服务、保险、证券、数字货币等板块跌幅居前。截止收盘,沪指涨0.88%,深成指涨1.1%,创业板指涨0.22%。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72.6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4.3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8.32亿元。
港股恒指收涨2.35%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7%
香港恒生指数收涨2.35%,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71%,手机设备产业链、互联网医疗、消费板块涨幅居前,小米集团涨超12%,阿里健康涨超10%,舜宇光学科技、海底捞涨超9%,安踏体育涨超8%。
行业动态
年内大赚50%!基金"中考"倒计时:原油和煤炭基金领跑,或再现一人包揽冠亚军
回顾2022年上半年,股市和债市双双震荡,受益于能源资源紧缺的大宗商品价格飙涨。这不仅使得原油基金领跑全市,收益最高的嘉实原油年内大赚50.61%,而且使得踩准煤炭板块的基金一路高歌猛进,万家基金黄海旗下多只重仓煤炭股的基金名列前茅,市场或再现一人包揽主动权益基金冠亚军的局面。
但随着“半程赛”进入冲刺阶段,原油、煤炭却自6月中旬以来双双高位震荡,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链“王者归来”,以反弹急先锋的姿态奋起直追,新能源基金也逐渐跃居业绩前列,这意味着基金“中考”的座次仍充满变数。
(券商中国)
太刺激!两个月,从巨亏15亿到豪赚30亿,600亿顶流刘格菘笑了
从4月27日开始反弹以来, 新能源板块涨疯了。
以小康股份为例,4月27日低点为32.7元,6月26日涨停报收85.06元。两个月时间,区间最大涨幅超过1.6倍。
小康股份大涨,最开心的基金经理,应该是广发基金的刘格菘。他重仓押注该公司,持仓8700多万股,耗资或达44亿元。在今年前4个月的行情下跌之后,持仓市值或一度缩水至不足30亿元,浮亏或逾15亿元。不过,在近两个月来的大涨之后,刘格菘持仓市值或跃升至74亿元,浮盈或达30亿元。
(上海证券报)
崔宸龙、杨锐文、蔡嵩松、李元博、邬传雁等顶流基金经理火速调研这些公司
2022年行至将半,基金经理们正忙于为下半年投资布局做积极调研。比如,崔宸龙调研道氏技术;李元博调研曼卡龙;邬传雁、归凯等调研广联达;杨锐文、蔡嵩松、乔迁调研闻泰科技等。
(中国基金报)
冯明远、崔宸龙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闭门谢客”!什么情况?
近期,基金限购由风险偏好较低的债基延伸至短期收益冲高的主动权益基金。
6月以来,冯明远、崔宸龙、何帅、丘栋荣、杨金金、李博等知名基金经理纷纷“闭门谢客”,他们管理的基金大多在今年,或者是4月底以来的反弹行情中获得高收益。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近期部分权益基金暂停大额申购,主要是为了保业绩,对基金公司来说基金业绩是一个重要指标,规模太大不利于操作。
有近期“回血”较多的部分基金经理表示,规模增长有可能将影响其投资收益率和投资者回报,所以主动进行限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这类基金不香了?避险情绪缓和 基金拥抱高弹性 A股风向要变?重点关注这一因素
油价走高和通胀引发的避险需求,使得重仓高弹性品种的顶流基金年内受挫严重,以抗通胀为投资主线的基金业绩排名居前,而当油价连续两周走跌,市场避险情绪的缓和,基金经理在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正在发生悄然变化,“新半军”等高弹性品种正重新成为基金经理获得业绩排名的关键,多达17只基金两个月内回血反弹幅度超60%。
(券商中国)
权益类衍生品“上新” 量化大潮再起?
近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就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意味着两大权益类衍生品距离正式上市更近了一步。
量化私募人士表示,中证1000股指期货、期权的适时推出,将为量化策略带来全新的中性产品类别,资金配置的分流效应会进一步扩大策略容量。与此同时,中证1000相比于中证500更容易获取超额收益,所以相应的衍生品种上市后,指数增强策略业绩将得到提振。
(上海证券报)
南向资金持续买入 基金经理热议港股机会
5月以来,随着A股反弹渐入佳境,另一块价值洼地也受到资金的持续关注。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共流入港股1905.72亿港元。
从行业选择来看,机构的投资偏好发生了变化:依旧青睐信息科技、可选消费,但对医疗保健分歧较大,新能源成为新宠。增量资金介入、高成长性以及整体低估值,共同构成了当下港股的投资优势。
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驻香港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港股的价值被低估了。
(上海证券报)
公司动态
14.72亿元抢食宁德时代,“定增王”财通基金困在定增里
日前,宁德时代 近450亿元的定增公告出炉,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410元/股,为发行底价的120.71%。本次发行中,投资者认购的股票限售期为6个月。在规定的有效申报时间内共收到了42家投资者发出的《申购报价单》,最终共有22名认购对象获得宁德时代此次战略配售。
从报价来看,机构投资者对“宁王”的定价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南方东英资产申购报价高达462元/股,为最高申购价;出价最低的为诺德基金,报价339.89元/股。本次报价中,相较其他资管机构,公募基金普遍出价较低,因此最终仅4家获配。
公告显示,财通基金获配358.95万股,配售金额为14.72亿元,获配金额仅次于睿远基金的365.85万股。
(界面新闻)
人事变动
南华基金投研系副总王明德辞职 上周离任3只基金
今日,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显示,副总经理王明德因个人原因辞职。
王明德于6月23日刚刚离任南华瑞元定期开放债券(006667)、南华瑞鑫定期开放债券(005625)、南华丰淳混合(A类005296;C类005297)。
(中国经济网)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