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还能看好吗?

2 年前19.2k
全速新能源,对标特斯拉!

01

阿島

未来两三年不断创新高绝非难事,拆解比亚迪最佳的买入时机

比亚迪近日公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核心净利润为5.14亿元人民币,按季增长40%,更按年由亏转盈。数字与之前盈利预告相约,看起来并未有大惊喜。

但仔细分拆来看,扣除比亚迪电子利润按年下跌80%影响下,汽车及电池相关净利润约6.9亿元人民币,按季升近40%。比亚迪头三个月销量走势理想,3月销量更升穿10万大关。要留意公司于1月及3月都执行了产品提价,这令公司于期内可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拉升。

1、比亚迪月度销量

比亚迪3月份市占率达23%,对比2021年的17%明显拉升。这有懒于公司全产业链布局,尤其于半导体及电池供应的优势。

2、销量以外不乏亮点

比亚迪的价值,券商多以Sum of the part计算。除了新能源车构成外,电池及半导体亦有不少比重。新能源车市场同质化严重,刀片电池是产品分歧的重点之一。

除了内部供应外,作为中国第二大的电池供能商,有报导说比亚迪会供货给蔚来及小米。这肯定了比亚迪的电池素质亦为电池部份估值提供想像空间。

半导体方面,今年1月份宣布进展后,3月因为IPO申请中记载的财务数据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令深交所终止比亚迪半导体的发行上市审核。公司回应”此次深交所仅是暂时中止公司发行上市审核,目前比亚迪半导体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尽快向深交所提交更新财务数据后的上市申请文件并恢复上市审核”。

个人预计半导体是国家推动项目,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参与者,分拆上市应能于年内完年。

3、与特斯拉(Tesla)股价分歧

比亚迪股价今年至今与Tesla股价走势同步率甚高。但个人认为第二及三季将出现分歧,更将是比亚迪买入机会。3、4月份国内主要城市封城打击汽车销量。新能源车企股价每每跟随销量走动。4月份走的数据将会是比亚迪买入机会。

4、比亚迪对比TESLA年初至今股价表现

个人认为200港元左右的水平是好的买入点(保力加信道下方及100天平均线水平)。电动车需求是疫情下的产物:因为疫情,令出行的私人空间需求上升,而各国的汽油车退市进程亦支持新能源车的需求。故此4月份,甚至5月份的销情走弱只是延后了需求。现时市场目标价大约为330港元水平。个人认为在环球各大不稳定因素下,新能源车是比较确定的一个行业。

TESLA股价于1000美元水平反复显示中线购买力已饱和。预计不少大机构投资者会慢慢转向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车选择。目标价先放280港元,即现价与之前高位320港元的中间位置。

比亚迪是可以作长线投资的标的,未来两三年不断创新高绝非难事。

02

读懂财经

依托科技和综金优势,低利率存款持续高增长

平安银行的净息差逆势提升,得益于管理层此前定下的重塑公司资产负债表战略,即推动低利率吸收存款规模增长的同时,降低存款成本率。

一季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平安银行吸收存款30877.4亿元,同比增长14.5%;吸收存款成本率2.05%,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负债端延续了此前量增价优的趋势。

具体来看,个人存款余额7965.63亿元,同比增长17.5%,个人存款平均成本率2.33%。企业存款余额22911.79亿元,同比增长13.5%;企业活期存款余额8552.03亿元,同比增长8.1%;企业存款平均成本率1.95%,较去年同期下降0.03个百分点。

很明显,一季度平安银行零售存款和对公存款,均保持了高质量增长。而这还是在银行存款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实现的。例如,以负债端优势明显的招商银行为例,受行业吸储竞争激烈影响,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吸收存款成本率同比提升了0.07个百分点。

而平安银行在存款方面之所以可以做到量增价降,背后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方面,零售业务深化推广“五位一体”新模式,推动综合经营、协同发展,强化全渠道综合化获客及全场景智能化经营,实现零售客户增长;

另一方面,对公业务通过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运营,打造“保险云平台”,实现业务创新突破,打通线上获客新渠道,推动贷款量增价降。

所以说,虽然疫情冲击了银行贷款端收益率,但平安银行凭借着负债端规模增长、成本降低,支撑了贷款规模扩张,且推动了息差环比提升。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平安银行重塑资产负债表战略推进,公司在负债端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03

naonao

看好通威股份的后继涨势!

通威股份披露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66.02亿元,同比增长50.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3亿元,同比增长127.35%。基本每股收益1.82元,同比增长112.35%。通威股份表示,2021年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同比大幅提升,公司高纯晶硅产能持续满负荷运行,全年实现销量10.77万吨,同比增长24%,盈利大幅提升。同时,公司太阳能电池及饲料等业务板块稳健经营,维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通威股份、保利协鑫等多家硅料企业将在2022年释放硅料产能,预计2022年底国内硅料产能有望突破100万吨。但新投产产能仍需爬坡,部分产能不会在2022年形成有效产量,短期来看,光伏产业链仍处于上升期。

目前,通威股份光伏业务新产能刚好处于释放期。截至2021年底,公司多晶硅的产能达到18万吨,在建新产能15万吨。随着乐山三期和包头二期投产后,到2022年年底公司产能将超过33万吨。未来通威股份硅料销量全球市占率从有望从2021年接近20%逐步提升至30%。继续看好!

04

北京海证

康师傅垄断地位可能将被打破!

康师傅发布的年度财报中显示,2021年,康师傅营业总收入达到740.82亿元,同比增长9.56%。尽管在营收方面表现尚佳,但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和毛利率却都双双下滑,同比分别下降6.39%和2.7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五年来康师傅净利润额出现的同比首降。

造成企业营收向上、利润向下的这种窘况的“罪魁祸首”还应追溯到“四处碰壁”的方便面业务。行情跌宕的背后是难以根除的行业“痛点”,首当其冲的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方便面成本中充当大头的是棕榈油和面粉,公开数据表明,自2021年开始面粉的价格就接连上涨,棕榈油的价格则是来到十年以来的新高。此外,用在外包装的聚酯材料以及人力资源、运维管理的花费也在频频上涨。

成本面的强硬拉升,造就方便面产品价格推涨局面。企业不得不被迫提价,以期对冲原料价格上涨。美银证券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伊始,方便面零售价格就将迎来上涨,统一旗下的主要方便面产品价格就在“改头换面”后上调约12%。

另一方面,互联网渠道对于传统方便面的倾覆也是赛道竞速的“拦路虎”。首先就在于互联网外卖平台的蓬勃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国内外卖市场每扩张1%,就对应方便面消费量下降0.0533%。

除此之外,北京海证还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渠道效力带来的正向反馈权重远大于从前,过去单一化线下经销渠道铸就的“核心壁垒”已经遭到无限渗透的数字化传播渠道“瓦解”。方便食品的营收“突破口”开始由人口红利转向需求红利,传统企业想守住方便面业务的阵地如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方便面的行业生态本就内忧外患,加之卷入了舆论漩涡之中。我们不难预料到,在方便食品这片静谧的“蓝海”之上,竞争者将蜂拥而至,从而进一步“蚕食”方便面市场。

05

范大仙

700多亿市值的分众传媒低估了吗?

由于今年疫情反复的原因, 今年一季度分众传媒净利润下降超32%,只有8.29亿。这个业绩确实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1、受疫情波动影响,今年经济整体表现不好,电梯广告也好不到哪里去。

2、从营收构成来看,楼宇媒体营收136亿,同比增长18%;影院媒体11.7亿,同比增长145%。从客户行业来看,日用消费类客户营收63.3亿,占比43%,比去年增加近5个百分点,占比进一步提升,日用消费品的弱周期属性有利于降低分众的周期性属性;

3、从梯媒广告点位来看,21年总计265.9万台,同比减少约1%,基本保持稳定,点位拓展趋于保,可以看出分众国内发展天花板有限,空间已经不大。这可能也是公司拓展东南亚主要城市的广告点位的重要原因;

4、拟分拆所属子公司Focus Media Korea Co., Ltd.至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去韩国上市,有利于公司海外拓展。一季报显示分众韩国员工人数大为增加,从电梯海报设备来看,分众在海外的媒体设备从2020年底的7.3万台,到21年底的9.4万台,到22年一季度的9.8万台。年复合增速高达34.2%,海外再造一个分众并非空话,我非常看好。

5、未来来看,最大的利空是疫情的变化情况,利好则是疫情得到控制后,人们极大的报复性消费,会让分众的影院收入,海外收入,国内广告主的大笔增加广告费带来的广告收入得到快速增长。

6、中性估计,3-5年疫情结束后(或者对生活影响不大)年营收达到300-500亿,利润达到200-300亿,是不成问题的。按200亿利润算,按20倍合理估值算。4000亿市值。股价大概30元左右。五年从5.6元到30元,变化收益率高达87%。当然这算是全球疫情能得到根本控制后的情况,现在大家对疫情结束普遍非常悲观。

7、不过不管怎样,现在这个价位买入分众观察仓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06

向善财经

伊利股份一脚迈入乳业“单极”时代

一、规模效应带来的高价值属性

首先是垂类品牌的规模效应。我们以伊利的基本盘液态奶为例,2021年营收达849亿元,同比增长11.54%。其中伊利母品牌、金典、安慕希营收均破200亿;臻浓系列营收同比增长六成;舒化奶营销增长三成。

要知道,无论是哪一个子品牌都有明星单品,且品牌上有着“家喻户晓”式的影响力。由此分析不难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品牌规模效应的结果就是市场规模效应,进而支撑起伊利的高价值属性。

二、第二曲线带来的高成长属性

事实上,比规模效应更值得关注的是,奶粉业务及奶制品业务的增长,已经成为支撑公司增长的第二曲线。

1、从数据表现上看,报告期内,公司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2.09亿元,同比增长25.80%。其中婴幼儿奶粉零食市场份额增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上升1.4pct,成人奶粉市场份额提升2.2pct。

一方面是营收以及市场份额上升,另一方面则是品牌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以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为例,伊利旗下金领冠品牌迅速增长,营收已经破百亿,加上对奶粉品牌澳优的收购,未来市场认可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奶酪业务方面,在常温、低温、2B和2C的业务方面,营收增长超过150%,尼尔森数据显示,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6.3pct。事实上,奶粉奶酪快速增长,成为支撑公司长期增长的又一动力。

3、对比海外市场来看,奶酪、植物奶的成长空间已被验证,未来随着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伊利积极布局,将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总体而言,依靠自身的高价值+高成长属性,伊利推动乳业跨入“单极时代”,这表明后千亿时代的伊利,进入战略驱动增长阶段。

07

平凡价投人

常熟银行一季度财报分析

2022年4月22日下午常熟银行发布了2022年1季度财报,下面将从营收、资产、不良等几个方面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营收分析

一季度常熟银行营收收入同比增长19.35%,其中净利息收入增长同比增长23.96%,结合后续的总资产增速,可以判断出净息差同比是增长的。那么净利息收入增长主要依靠资产规模扩张和净息差同比提升共同拉动的。其次,非净利息收入同比负增长,手续费只有几十万净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看出,这是典型的传统银行业务特点,主要以信贷业务为主,而代表财富管理的第二增长业务几乎看不到。另外,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增长比较高,这与该行的业务特点相匹配的,即典型的高扩张高收益覆盖高风险业务模式。

2、资产分析

一季度常熟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17.1%,存款总额同比增长15.39%,贷款总额同比增长24.06%。可以看出,贷款增速远高于总资产增速和存款增速,且存款增速已难以满足贷款的扩张。

其次分析存款,可以看出公司存款同比减少了,零售存款却增长了。活期存款同比下降非常明显,定期存款同比大涨。结合1季度行情来看,该行可能通过高息揽储,增加了负债成本。

再分析贷款,零售贷款远大于公司贷款。一季度整体经济不乐观,消费低迷,而该行大力扩张零售贷款。有可能降低了客户质量认定标准,增加了贷款风险,但获取了较高收益。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净息差同比可以提升,而且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去年兴业银行也有类似经历,但后续资产不良攀升较快,后续通过压低增速,提升客户资质认定标准,资产质量才逐步好转。常熟银行大概率也会经历类似情况。所以,通过看到一季度招行的财报业绩,这才是优秀企业经营能力和底气。

3、不良贷款分析

一季度常熟银行不良率和关注率同比下降,环比持平和下降了。拨备率和拨贷率同比都提升了。但因披露数据不是太详细,无法知道新新生成不良情况,具体质量是否改善还真不好说。

4、核充率分析

一季度常熟银行核充率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下降了,不具备内生性增长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一季度财报分析,常熟银行业绩表现其实一般。虽然营收和利润增长不错,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业绩含金量是不高的。更何况在目前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消费低迷,还大力扩张,真是担心未来的发展。这是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未来长期稳健发展为代价,个人是不看好的。

08

老玛歌

汇川技术年报解读笔记。

我比较喜欢投资深圳公司,他们普遍具有狼性文化。说白了就是没有历史包袱没有官僚主义,只有一个宗旨:搞钱。(这很符合股东利益)。

汇川技术在年报里就这样写到:通过强攻击,抓住结构性增长的市场机会,强攻堡垒客户等等之类的话。这是赤裸裸的存量博弈,抢别人的单子让别人无路可走。(而且销售费用并不高,营收占比6%,相对应的研发占比达到9%,所以这是一匹有脑子的狼。)

好像大白话写出来不大友好,但是效果不错。2021年营收179亿,同比增长56%,扣非净利润29亿,同比增长53%。毛利率36%,净利率21%。

业务有五块,第一大通用自动化业务占比50%,其中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No1,低压变频器No3,小型PLC市占率No5。第二大电梯业务占比营收28%,第三第四块是新能源汽车加轨交,营收占比20%(同比增速很高139%),其中电驱系统市占率No5,电机系统No10。最后的一块是工业机器人,营收占比2%,但增速高达111%。

缺点当然也有,比如商誉堰塞湖,比如收现比净现比差,不过问题不大。

每年公司都会写下一年的目标,2020年超三倍完成目标,2021年超目标上限完成任务。2022年能不能实现呢?(目标是营收增长25-50%,净利润增长10-30%)。尽管有疫情封城的困难,有原材料涨价的困难,有人民币贬值的困难,但我选择相信这匹狼。

从2022一季报来看势头还不错,营收利润都是同比环比都增长。假设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30%,30倍PE,则合理估值1131亿市值合43元/股。每股净资产6元,ROE27.4%,则最低值17元/股。净资产158亿同比增长49%。

目前看似乎有机会可以下注,耐心等等!

09

秋日天空

市场忧虑5月5号凌晨美联储加息的幅度和频率。

1、目前看97.1%概率是75个基点,目标概率0.75%到1%。今天进去可能被闷杀。因此早盘冲高回落,盘面流出长长的上影线。

2、美元指数已经做出2012年以来历史新高,美债十年收益率新高3%啥时候突破。周四发出的美股科技公司财报受通胀影响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受到通胀侵蚀。

3、俄乌冲突加剧能源价格高企,美元指数中欧元权重最大一直在下跌,各种原因是制造业成本高企。欧盟制造业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天然气价格对制造业成本形成压力。

4、日元持续贬值,带动亚洲国家以邻为壑持续贬值,欧洲国家失去希望,美元面临的是一对贬值引起的被动升值。

5、市场担忧科技股指数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抛售,亚马逊引以为傲的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这块占比总收入63%,下一个期待是苹果业绩,目前看也不会太理想。看看苹果手机产业链上市公司股价就知道经济下行,人们换机周期在加长。半导体指数相关个股已经跌30%不止。

综上所述多看少动,耐心等待美联储加息具体幅度和节奏,这是个不错的策略。

以上是各位大v在格隆汇社区的精彩发言,想看更多港美A优质社区讨论,请下载格隆汇APP,欢迎加入格隆汇社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App内直接打开
商务、渠道、广告合作/招聘立即咨询

相关文章

多股涨停,超10万亿市场潜力,6G的三大机会

· 27分钟前

cover_pic

天能股份2023年实现净利润23.05亿元,同比增长20.77%

· 1小时前

cover_pic

美国门店转化率下降,Lululemon正失去中产女性的心

· 1小时前

cover_pic
我也说两句
手机号码
+86
验证码
* 微信登录请先绑定手机号,绑定后可通过手机号在APP/网站登录。
绑定

绑定失败

该手机号已注册格隆汇账号,您可以选择合并账号。

关于合并:

1.合并后可使用手机号或微信快捷登录;

2.仅保留手机账号信息,清除原有微信账号信息;

3.付费权益将同步至手机账号;

4.部分特殊情形可能导致无法合并;

合并
返回上一步
确认您合并的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输入后提交合并账号
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