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已富,国未泰: 盘点台资布局大陆金融业的得失成败

5 年前31.5k
金融以产业为根基,随着上世纪90年代大批台资制造业企业西进大陆设厂,紧跟而来的就是配套金融服务和跨境金融的旺盛诉求,三十多年来台湾本土积累的离岸人民币存款已经高达2,746.94亿元人民币,仅次于香港,这侧面印证了两岸经贸往来背后金融关系的密切性。

作者:金融小包总 

来源:金融小包总  

邦已富,国未泰:

盘点台资布局大陆金融业的得失

金融以产业为根基,随着上世纪90年代大批台资制造业企业西进大陆设厂,紧跟而来的就是配套金融服务和跨境金融的旺盛诉求,三十多年来台湾本土积累的离岸人民币存款已经高达2,746.94亿元人民币,仅次于香港,这侧面印证了两岸经贸往来背后金融关系的密切性。

注:OBU为境外金融业务单位,DBU为于此相对的概念

一、银行与租赁领域

为台资制造业服务,在众多金融细分领域中,自然而然最迫切的需求还是传统信贷的服务,因而台资布局最早,机构设立最广,出资最多的也是商业银行及租赁两个子领域,详见附件一:台资在大陆金融牌照情况全览

台资布局商业银行板块,截止目前为止,一共有五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子行,分别为台北富邦银行、永丰银行、玉山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和彰化银行。另有9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35家分行,分别为第一银行、土地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华南银行、中国信托银行、兆丰银行、台湾银行、台湾企银、上海银行。在这里子行和分行的区别在于:分行在大陆是非法人机构,资金和业务可以获得总行支持,但是分行只能吸收单笔人民币100万以上的定期零售存款,且不能从事银行卡等零售业务;子行是独立法人资格,属于大陆银保监直接管辖,可以开展零售业务,但是对资本金要求较高。区域布局上,台资银行跟着台资企业目前集中布局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福建省。相对竞争优势上,台湾本土经济结构一直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和韩国发展成以三星帝国、现代帝国、LG帝国等财阀为主的经济结构不同,所以台资银行长期以来户均贷款余额并不高,擅长于经营民营属性的中小企业贷款,而台资银行也把这一优势复制到了大陆,服务的客户70%为中小型的台资制造业外,也有30%上下的大陆本土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上,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末,根据台湾金管会口径统计台资银行对大陆授信、投资及拆借总额度约3860.85亿人民币。风险敞口上,根据台湾央行口径,台资银行对大陆最终风险净额为4607.79亿人民币。

注:彰化银行东莞分行在东莞市台商大厦

台资银行在大陆的布局在岛内一直掣肘颇多,一方面,由于认知和意识形态等问题的绊扰,台湾部分民众和媒体排斥银行业西进,尤其是对国有银行在大陆亏损很敏感。另外一方面,确实不少台资银行在陆经营业绩不佳,甚至遭遇了如骗贷等恶性事件,比如国泰金在福建泉州索力4个多亿人民币贷款被骗,而公司实控人潜逃。

台资布局租赁板块,截止目前为止,大陆一共有26家台资租赁公司,其中规模最大、成绩最佳的是辜氏家族旗下中租集团的仲利国际、仲津国际。仲利国际的租赁业务在大陆发展的较好,每年给集团贡献了大量的利润,仅2018年上半年仲利国际就实现营业收入24.85亿元,净利润7.18亿元。仲利国际布局大陆14年,很多方面成为了大陆本土租赁企业发展的模板和标杆。

不管是银行、还是租赁,台资银行从台湾本土出来,进入陌生的“别人”的地盘并没什么太多的优势,所有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台资银行只是配套台资制造业企业提供传统的对公信贷服务,只做台商的生意。而这其中,唯有仲利国际和富邦金控旗下的富邦华一银行和厦门银行却跳出了台商圈,开始在大陆市场本土化经营上越做越远。

二、资本市场相关的板块

台湾本土的资本市场较小,截止2019年4月底上市公司934家,总市值72,991.5亿人民币,全市场P/E在15.6倍,成交量周转率在6.79%。但台湾的资本市场活跃度和金融产品的种类却比较齐全,比如台湾有大量的电子业上市公司、有活跃的股指期货和期权市场,详见附件二:台湾金融期货和期权商品2018年成交情况。

受制于本土资本市场的容量,台湾并没有发展出大型的证券公司或投信(就是大陆的公募基金公司),绝大部分台湾券商或投信依附于金控集团,除元大金控以证券业务见长外,其他十一家台湾金控全是以银行或寿险为主业。因此相比起信贷领域,资本市场这块,台资布局大陆的机构较少,一方面是由于监管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台资金融机构本身在资本市场类型的业务上并没有优势。

       注:台交所旧总部所在的台北中正区城中大楼

台资布局大陆资本市场除机构设立较少外,介入的深度也较浅,从证券公司、公募基金、QFII资格三个维度看。截止目前为止,一共只有八家台资券商来大陆设点,分别是富邦综证、华南永昌、元大证券、永丰金证券、凯基证券、日盛嘉富证券、群益证券和统一证券,但仅仅只是设立了代表处,除极少数已落地的并购重组案子及提供海外上市中介服务外,几乎没有其他业务。公募基金领域,台资一般会寻求大陆本土优质企业合资设立,但目前已经运营的四家台资参股公募基金公司没有一家是由台资控股的,台资在公司管理和运营上话语权极小,这四家分别为国泰金控持股33.3%的国开泰富基金、富邦金控持股33.3%的方正富邦基金、元大金控持股49%的华润元大基金、永丰金控持股49%的圆信永丰基金。QFII牌照这块,目前已经在37家台湾买方获批QFII额度,扣除其中的伪台资(如安联投信、富兰克林投信等外),仍旧有28家台湾本土买方机构获批QFII额度,但是由于台湾买方机构对大陆资本市场波动性过高、透明度不强等担忧,真正使用QFII额度的台湾买方非常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资机构层面虽然在大陆资本市场设立较少,布局较浅,但台湾为大陆衍生品市场贡献了大量经验丰富、出色的从业人员,大陆的众多券商、期货和基金公司有很多台湾人在从事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品类的工作。

三、保险公司相关的板块

如果说台资在大陆银行业可以用布局最早,机构设立最广,出资最多来概括。台资在大陆资本市场布局用机构设立较少,介入的深度也较浅改概括。那么台资在大陆保险市场的布局却是波折起伏、充满故事性。

   保险领域是台资金融机构的优势所在,台湾最大的、第二大的金控集团国泰金和富邦金都是依托于寿险业起家,而台湾本身的寿险市场长期以来保持保险渗透率全球第一的记录。截止目前为止,涉足大陆保险市场的台资金融机构是国泰金、富邦金、中信金、新光金、开发金,分别控股或参股了陆家嘴国泰人寿、国泰财产保险、富邦财产保险、君龙人寿、新光海航人寿、建信人寿这6家保险机构。

   前述之所以说台资布局大陆保险市场波折起伏和充满故事性,要从阿里巴巴创始团队的蔡崇信说起,蔡崇信出生台北知名律师世家,其父创立的常在律所,为台湾知名的大型国际法律、商务法律律所,而蔡崇信1999年在杭州认识马云后,放弃优渥的工作加盟阿里巴巴创业,随着阿里巴巴成为巨头,蔡崇信及其家族在台湾政商圈的影响力也愈发重要。马云曾在台湾出资创立阿里巴巴创投基金,这件事就是蔡崇信牵头,台湾众多的财团多争相投怀送抱,这其中就包括台湾最大的金控集团国泰金控。

国泰金控是台湾最大的金控集团,其登陆的实力、能力、政商资源和想法也是最多的,但那么多年下来国泰金在大陆的布局却输给了岛内一直被自己压制的“千年老二”富邦金控,如下图所示,富邦金控目前在大陆金融业不仅布局更广,而且重点业务板块的全资富邦华一银行和控股的厦门银行多是优质的金融资产,每年为集团贡献大量的并表利润;而国泰金控一直到2018年才把旗下的国泰世华银行上海分行升格为子行,且国泰金控在大陆金融业的其他布局盈利情况也多堪忧。国泰金和富邦金战略布局差异导致的现状格局不同,这背后也可以推出一个结论,从盈利角度考虑,过往那么多年大陆的银行牌照比保险牌照更有价值。

国泰金控是最早拿到大陆保险牌照的台资金控,2005年国泰金控就和东航合资成立了第一家两岸合资的寿险:国泰人寿;随后在2007年,国泰金控又最早拿到了财险牌照,成立了国泰财险。但国泰人寿和国泰财险十几年以来却并没有给国泰金控贡献太多的价值,这一方面因为保险公司设立后本身的盈利周期就较久,另外方面也可见大陆中小保险公司经营难度之高。国泰金旗下的国泰人寿之后十年经历股权变更,东航将持股的股权于2014年转让给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随之更名为陆家嘴国泰人寿,同年苦撑十年的陆家嘴国泰人寿终于实现盈利。而国泰金控旗下另一家保险公司,国泰财险并没有撑到苦尽甘来,国泰金于2016年通过蔡崇信牵线搭桥把51%的股权卖给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

四、新趋势带来西进新浪潮:消金

从2010年开始,大陆刮起一阵金融科技的热潮,这波风口中大量的创业型金融企业诞生,众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直接涉足偏零售信贷的金融业务,从背后的原因看,这波浪潮下诞生的金融企业多是恰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浪潮叠加零售类业务的崛起。

台湾也曾经经历过类似的时代,本世纪初随着台湾经济步入成熟期,经济增速放缓,加之亚洲金融危机后大量制造业企业破产,台湾金融机构开始把业务重心从对公业务转换到零售业务这块。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信用卡并没有普及,到2000年信用卡与现金卡也才只有1830万张,然而到2005年底,台湾金融机构共发行各种金融卡高达1.3亿多张。最终不受控制的信用卡业务增速,也伴随着风险的酝酿和爆发,台湾遭遇了2006年“卡债危机”,之后台湾银行业全行业连续亏损两年。

经历过经济的起伏,也经历过危机的洗礼,或许大陆的机构是看中了台资金融机构零售业务全流程,尤其是产品创设、服务和风险管理上的优势,纷纷与其合作。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开业的台资参股消费金融公司为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中信金参股),而除此之外,富邦金参股的四川省唯品会富邦消费金融公司、永丰金参股的美的消费金融公司、开发金参股的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公司、王道银行集团参股的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在筹建。一时之间,如此众多的台资金融机构参股消金,大陆金融科技和零售金融的新趋势带来了台资金融机构西进的新浪潮。

附件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台湾”,可获得附件一和附件二Excel数据。

附件一:台资在大陆金融牌照情况全览

附件二:台湾金融期货和期权商品2018年成交情况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App内直接打开
商务、渠道、广告合作/招聘立即咨询

相关文章

深耕实体经济夯实差异化发展优势 2023年华泰证券营收利润双增

· 25分钟前

cover_pic

华为成绩单出炉!2023营收超7000亿元,十年研发已投入11100亿!

· 2小时前

cover_pic

白酒集体涨价,收割的是谁?

· 2小时前

cover_pic
我也说两句
手机号码
+86
验证码
* 微信登录请先绑定手机号,绑定后可通过手机号在APP/网站登录。
绑定

绑定失败

该手机号已注册格隆汇账号,您可以选择合并账号。

关于合并:

1.合并后可使用手机号或微信快捷登录;

2.仅保留手机账号信息,清除原有微信账号信息;

3.付费权益将同步至手机账号;

4.部分特殊情形可能导致无法合并;

合并
返回上一步
确认您合并的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输入后提交合并账号
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