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新高之后,暗藏阴影

5 年前35.9k
寒冬之下,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电影在未来的票房增长,恐不及大众预期,这一次破纪录的好消息的后面,实则反应的是中国电影票房的后继乏力,暗藏阴影。

据国家电影局消息,截至11月25日下午5点27分左右,中国电影票房已经超过2017年总票房559.11亿元,创下新纪录。

而今年票房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和《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其中四部都为国产片。

333.png

2018内地票房前20(图片来源:电影票房)

可以看到,在排名前20的电影票房中,有一半以上是国产电影,而目前,距离年度收官还有一个月有余,市场对于今年的电影票房能不能达到600亿元,抱以一个期待的数字。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却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首先,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做出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电影票房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

1111.png

(图片来源:平途商业评论)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票房系为559.11亿元,比2016年的492.83亿元增长了13.45%,而2016年相较于2015年的440.69亿的业绩,增幅是3.73%。

如果要在年内突破600亿的票房,那么也就意味着要在一个月内达到50亿,恰恰在整个12月内地都没有小长假,而根据往年的排片情况来看,能够带来票房大卖的影片,基本都会抢在元旦上架,所以要在一个没有消费者,又没有好片的月份冲破600亿,可能性很低。

另一个原因,就是电影市场已经遭遇到了寒冬。

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除中国电影(600977.SH)、幸福蓝海(300528.SZ)因收购实现业绩大增外,其余上市公司,均难言乐观。

龙头万达电影(002739.SZ)营收109.05亿,同比增长7.06%,净利12.68亿,同比仅增长0.31%,横店影视(603103.SH)亦趋于低增速,营收22.07亿元,同比增长13.97%,净利3.23亿,同比增长5.92%。

剩余的3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却是直线下滑,文投控股(600715.SH)营收14.79亿,同比下滑11.51%,净利润仅为2500万,同比下降93.34%;上海电影(601595.SH)营收8.24亿,同比增长0.34%,净利润1.01亿,同比下滑34.60%;金逸影视(002905.SZ)营收15.56亿,同比下滑5.12%,净利润1.38亿,同比下滑3.85%。

Wind统计数据显示,全行业PE(市盈率)由164.23倍的高点(2015年6月30日),跌至34.44倍(9月30日),从细分公司来看(11月19日计价),文投控股PE高达118.71倍,中国电影PE为17.32倍,总市值最高的万达电影PE为26.72倍。

无疑,从整个电影行业的宏观角度来看,整个行业都陷入到了一种增速放缓的境况,而2018年的数据增长,主要得益于荧幕数量的增长,影院及银幕数高速增长,促进观影人次及票房的提升,2018年上半年,全国银幕55623块,较2017年底新增4847块,2018Q2较2018Q1新增1458块,其中3D银幕49190块,占比88%。巨幕共计820块,包括中国巨幕304块,IMAX516块;据推测,全国共有电影院10185家,较2017年底新增845家。

截止2018年的上半年,全国县级城市影院共有4976家,县级影院银幕20742块,分别占比49%、37%。

222.png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而全年的票房收入上,受到节日假期与爆款电影影响比较强烈,以2018年春节的票房为例,2月16日至2月21日,春节期间电影总票房达56.8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66.2%。全国总观影人次达到1.43亿人次,同比增长高达61%。前十名院线票房总收入占达到68.73%。

其中,票房前三《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红海行动》综合票房分别达到21.46亿元/18.22亿元/14.47亿元,占比33.5%/28.4%/22.6%,占据了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

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速,主要是受到的爆款影响因素较重,业内看似最稳当的院线下游,实则风险暗藏。

这一点,在票补大潮过后,显得尤为明显。

票补大潮的退却,加剧了票房荒,阿里影业(01060.HK)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半年财务业绩显示,去票补化效果显著,市场费用同比下降16.9%,由此,淘票票扭亏为盈。阿里方面还称,在票补取消的大趋势下,淘票票的市场费用支出将进一步大幅减少。

以2018年的国庆节为例,7天票房一共20亿,同比2017年的25.4亿下降了21.4%。相较于春节档的57.71亿元和暑期档的173.76亿元,国庆档电影票房显得格外惨淡。

这更加印证了票补的影响力。

虽然从长期来看,票补不是电影市场长久发展之道,取消票补会促进内容生产的质量提高,长期来看,电影市场或将回归内容质量的竞争,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但是短时间来看,消费者仍然没有走出票补消失的适应周期,新一轮的优质电影带来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抛除观众的观影习惯,对文化产品付费的意识之外,院线和银幕数量的增加,以及票补是2015年爆炸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我们可以看到的是,2018年的中国仍然没有摆脱掉对这两个因素的依赖。

所以,过去几年票房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本和线上票补,通过低价将本不属于观影人群的用户拉入电影院,造成表面的泡沫式繁荣,2017年除贺岁档进行了大规模的票补,全年票补的力度都弱于往年,观影人群的增长也进入了稳定发展周期。

2018年在基础数据上看,中国电影市场确实有了回暖的迹象,但是市场仍然受到的不确定因素太大,银幕增长“余波”尤在,上半年的票补的因素也比较大,而接下来随着三、四线城市银幕的布局完毕,市场的逐渐饱和,未来这一因素所能提供的影响将大为减少。

由此,拉动票房增长的两架马车,一个已经不存在,另一个已经无比乏力。

对于中国院线电影来说,2018年的票房破600亿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未来中国的票房增长可能长期会保持一个比较低的增长速度,头部效应会更加严重,口碑对于票房的拉升更加重要,同时在网络大电影逐渐崛起的情况下,院线电影可能遭受更大的挑战。

寒冬之下,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电影在未来的票房增长,恐不及大众预期,这一次破纪录的好消息的后面,实则反应的是中国电影票房的后继乏力,暗藏阴影。

相关股票

HK 阿里影业 SH 文投控股 SH 中国电影 SH 上海电影 SH 横店影视 SZ 万达电影 SZ 金逸影视 SZ 幸福蓝海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App内直接打开
商务、渠道、广告合作/招聘立即咨询

相关文章

【缩量杀存诱空嫌疑 主流错杀必有修复】

· 昨天 08:12

cover_pic

【缩量下探修复在即 百模决战语料算力】

· 03-26 07:50

cover_pic

港股收评:科指涨0.65%,影视股涨幅居前,石油股持续活跃

· 03-20 16:43

cover_pic
我也说两句
手机号码
+86
验证码
* 微信登录请先绑定手机号,绑定后可通过手机号在APP/网站登录。
绑定

绑定失败

该手机号已注册格隆汇账号,您可以选择合并账号。

关于合并:

1.合并后可使用手机号或微信快捷登录;

2.仅保留手机账号信息,清除原有微信账号信息;

3.付费权益将同步至手机账号;

4.部分特殊情形可能导致无法合并;

合并
返回上一步
确认您合并的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输入后提交合并账号
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