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启示录:1929及1987年经济危机大复盘!

6 年前30.1k
作者:马也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来说,过去的两周是惊心动魄的两周。不管是美股、港股、还是A股,都在短短数天之内大幅下挫,美股更是在3天之内重挫接近3000点。无数的投资者在疯狂逃命之际,都回避不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最大的困惑,那就是:“经济危机

作者:马也

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来说,过去的两周是惊心动魄的两周。不管是美股、港股、还是A股,都在短短数天之内大幅下挫,美股更是在3天之内重挫接近3000点。

Clipboard Image.png

无数的投资者在疯狂逃命之际,都回避不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最大的困惑,那就是:“经济危机,难道又要来了吗?”

每隔十年,“经济危机”这个词都如同鬼影一样萦绕在投资者脑海里,而今年正好是2008年金融海啸十周年,破产、崩盘这些当年每天印在新闻上的词,会不会再一次降临?或许,回顾上世纪最著名的那场被称为“Great Depression”的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及下跌猛烈程度堪比上两周的1987年美股大崩盘,能给我们在那两场危机后的这么多年,再次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来审视我们自己所处的时间和空间。

1

1929大崩盘全景照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在历经20世纪头10年的大牛市后,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

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Clipboard Image.png

1929年10月的那次股市暴跌,当时不论是美国的股市投资者,还是世界上其他的股市投资人绝对不会想到的是,1929年9月3日是股票平均价格最高的一天,股市大崩溃以后,要等待整整25个春秋,股价才恢复到1929年的最高水平。

2

疯狂年代埋下的种子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

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

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Clipboard Image.png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繁荣虽然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

首先是美国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农村购买力不足。1919年时农场主的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8.8%,农场主纷纷破产。此时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全美最大的16家财阀控制了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另一方面,约60%的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挣扎在仅够温饱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

Clipboard Image.png

更为严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此外,国际收支中的潜在危机也加深了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美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力同供应大大超过国内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危机的到来。

1929年10月24日,是美国证券史上永远难忘的日子。

纽约证交所的1100名会员几乎全都到场,比平日多出300多人。一开市,交易员们发疯了似地来回奔跑,但还是赶不上股价下跌的速度。

在短短的几分钟里,160万股被抛出,好股坏股无一幸免。由于及时传递行情在技术上办不到而使风潮进一步加剧。通过电报和电话来传递信息过度频繁,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互通消息被推迟一个多小时,因此,巴尔的摩10时30分发出的指令,要到11时30分才在华尔街电传打字机上显示出来。结果大家都惊恐万状。

当时担任记者,后来当了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根据他的现场采访写了一篇报道刊登在《每日电讯报》上:“我看见这些人……自动出售几大捆股票,这些股票已贬值一半或2/3,但没有物色到一个有足够胆量去接受这批可靠财富的人。这批财富是别人忍痛出售的。到12时,损失已高达60亿美元,并已有两位银行家和一位经纪人因破产而自杀身亡!

Clipboard Image.png

下午1点30分,一个满脸傲气、神清沮丧的人匆匆进入华尔街23号(摩根银行所在地)大楼。他就是查尔斯·米歇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银行一“国家城市银行”的总裁。

面对雪崩一般的股市暴跌,查尔斯·米歇尔迅速联络一些大银行家一起,织起了一个金融“联营”拼命地买进股票,想阻止疯狂的下跌。那天下午,尽管他们不借花费数百万美元买进交易所的股票,结果也只是略微收住了一点急剧下跌的势头。

而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只需花不多的美元买下一部分股票就可以缓解跌势,然而这一次却失灵了,数百万美元在1929年是个巨大的数目,却如泥牛入海。后来指示牌上亮出结帐数目:仅仅一个下午,卖出的股票比往常增加3倍,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关门后的4个小时,报纸报道了惊人的消息:当天成交了12894650股股票。这就是人们后来所称的“悲惨星期四”。大家都确信,是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并为25日交易所良好的运转感到欢欣鼓舞。但是,26日、28日和29日的再次下跌,使这场股市暴跌危机达到了顶点。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华尔街交易所开门。在刚开张的头3分钟,美国钢铁公司的65万股股票准备出售,每股179美元,却找不到一个买主,而24日开价曾是205美元!

美国钢铁公司股票的下跌,为行情暴跌开了个头。

威斯汀公司的股票每分钟下跌2美元,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股票一刻钟下跌17美元。到10时30分,出售了3259800股股票,亏损达20亿美元。

从9月初到11月中旬,纽约交易所的股票市价总值损失了300亿美元。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股市的崩溃带来美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大萧条、大危机,使美国经济处于瘫痪状态。用居民的个人存款去搞股票投机的银行纷纷倒闭:1929年659家,1930年1352家、1931年2294家。国民收入总值从1929年的880亿元下降到1932年至1933年中的400亿美元。

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从1929年9月的最高点452点跌到1932年7月8日的58点。著名的通用电器股从最高的396元跌到8美元。股票和各种债券的面值总共下跌了90%。无数“百万富翁”倾家荡产。一些失去生存希望的人终于走上了绝路。

在1929年以前的美国历史上,没有哪次事件像1929年大崩盘那样带给人们如此持久的忧虑,甚至是在1929年以后出生的人都为之忧心忡忡,就连他们的孩子也都谈之色变。

Clipboard Image.png

美国成功地熬过了南北战争、革命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还有很多致命的冲突。美国人挺过了芝加哥大火、旧金山地震和火灾、洛杉矶地震、无数稍弱的地震以及几十次大大小小的飓风。美国人挺过了伤寒肆虐、肺结核肆虐、小儿麻痹症肆虐、旱灾、水灾、暴乱、罢工和情人节大屠杀。

但是,回想起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美国人仍然会惊魂不定。

这是有史以来最恶劣的一次集体恐惧,几百万人因此不再买股票,不再以过去的方式获利。

Clipboard Image.png

很多人的思想深处潜伏着这样的想法:股市将出现另一次崩盘,它将吞噬人们毕生的积蓄,买股票的傻瓜将在街上流浪,穿着破毡,睡在游民中心,吃着冷豆子,在街上叫卖苹果和铅笔。

在为期大约10年的大萧条期间,货币稀缺,工作更稀缺。商店破产,员工失去工作和薪水,这意味着他们无力购买任何东西,所以更多的商店破产,更多的员工失去薪水。

在下跌猛烈程度上堪比1929年的,还有历史上著名的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灾。

Clipboard Image.png

在前两周的暴跌中,1987年那场股灾是很多人喜欢拿来比较的,因为从下跌的猛烈幅度看,确实非常相像。

3

1987跳水大写真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华尔街上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重挫了508.32点,跌幅达22.6%,创下自1941年以来单日跌幅最高纪录。

Clipboard Image.png

6.5小时之内,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其价值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

这次股市暴跌震惊了整个金融世界,并在全世界股票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均受到强烈冲击,股票跌幅多达10%以上。股市暴跌狂潮再西方各国股民中引起巨大恐慌,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数以千计的人精神崩溃,跳楼自杀。

这一天被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纽约时报》称其为“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曰子”。

与1929年大崩盘类似,在崩盘前,同样是一段经济爆发的“黄金时期”。

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整个6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降低至很低水平。到80年代时,美国股市已经历了50年的牛市,股票市值从1980年的24720亿美元上升到1986年的59950亿美元。

自1982年起,股价走势更是持续上扬,交易量也迅速增加,1987年日交易量达到18060万股。

股市异常繁荣,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实际经济的增长速度,金融交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因为股市的高收益性,大量的估计游资及私人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股市,这些资金为追求短期利润而在股市上从事投机交易,造成股市的虚假繁荣。

在这段长达50年的股市繁荣下,也留下了许多阴影。

1973年至1975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爆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致使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很高。

加之当时美苏开展军备竞赛,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力量,使国际甚至是国内的市场占有份额也不断下降,外贸赤字和预算赤字不断上升。

随着美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和对股票投资的减税刺激,巨额的国际游资涌入美国股票市场,促进了股价持续高涨。

在1987年头9个月中,仅日本购买美国股票的新增投资就达约150亿美元,股票价格已近沸腾。这些都意味着美国股市将经历一场大的调整。

事实确实如此。从1987年8月以来,纽约股市即开始出现较大的波动,尤其是10月份的头两周股票价格不断下降,在10月5日至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就下跌了158.78点,接着第二周又下跌了235.48点,其中10月16日一天就下跌100多点。

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华尔街笼罩在阴云之中,在急促而沉闷的“当,当,当”钟声中,纽约股票交易所开始了新的一天。

Clipboard Image.png

开市伊始,一种不祥的预感就袭上了喧器的交易大厅内每个人的心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盘,就跌去67个点。

转眼间,卖盘涌起。在蜂拥而至的滚滚抛盘的打压下,荧屏上尽数翻起绿盘(下跌),看不见半点红浪(上升)。交易所内一片恐慌,起火市场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从上午9:30直到11点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继续下泻,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遏制继续恶化的局势。虽然也有人提议休市,但无人敢做决定。纽约股票交易所顾忌到华尔街在全球股市中的“风向标”作用,只得拼命坚持下去。

当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人士大量卖出指数期货时,纽约股市也大量抛盘,而买家却极为匮乏。开盘第一小时内,市场上很难找到买家,约占标准·普尔500指数指标股30%的95只蓝筹股竟然尚未成交,而由于卖单大量堆积而买单不多,市场价格被迫一再下降以吸引买方。

到10时30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30只指标股中有11只还没有开盘交易,而在平时,通常开盘后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就会全部开始交易。

由于许多只股票没有交易,当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无法真实反映市场实际价格,整个市场处于无序状态。交易量不断被刷新,计算机交易系统速度减慢,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准确数字根本无法计算。

由于股市与期市相互驱动,股价和期指跌落速度越来越快,交易量猛增。从11:00到11:50股市成交9300万股,中午期指交易量相当于700万股,而股市是900万股。大机构在两个市场上大量进行交易,将这场灾难推向了顶点。

而纽约股票交易所计算机系统在这一天也几乎陷入了瘫痪的状态。纽约股票交易所共有200台电脑,这套系统从未处理过如此巨大的交易。

Clipboard Image.png

当股票交易数据涌进计算机时,计算机几乎无法处理。卖单蜂拥而至时,信息系统处理速度远远滞后。开盘后不到一个钟头,由于抛盘数量太大,计算机竟比实际交易速度慢了20分钟;中午,计算机系统中的指定指令转换系统(DOT)慢了约75分钟。由于DOT系统容量不足,传送到DOT系统的3.96亿股的交易竟有1.2亿股没有执行。

下午13:09,一则可怕的消息传到华尔街股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大卫·路德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在关键时刻,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一关键时刻会在什么时候,我将与股票交易所讨论暂时关闭交易所。”

这则消息更加引起一阵恐慌。因为交易所一旦关闭,交易商们将来不及抛掉手中的股票,他们的股票将一文不值,成千上万的美元将化为灰烬。于是,他们不得不迅速“倾销股票”。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像着了魔似地狂泻,到下午两点,已经下挫250点,股票换手4亿多股,计算机比实际交易速度落后了100分钟。在此期间,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员出面澄清:他们没有讨论有关关闭交易所的事情。然而为时已晚,灾难已无法遏止。

Clipboard Image.png

下午14:05,道指上升350点,成功冲过2000点。但此次反弹仅延续了一瞬间功夫,期指市场的反映基本相同。14:30左右,股价走势似乎有走好迹象,然后反弹受阻,新一轮下降趋势在此形成。此时,距收盘仅剩一个多钟头,但就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个多钟头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这种仿佛已经凝固了的空气中再度下挫250点,换手2亿股。直至下午16时整收市,这次跳水才被迫停止。

当天收盘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了508.32点,由2246.72点狂跌到1738.470点,跌幅达22.6%创下了一天下跌的最高纪录。而股市的其他指数如NYSE综合价格指数下跌19.2%,AMEX综合指数下跌12.7%,NASDAQ综合指数下跌11.35%。相当于法国全年国名生产总值的5030亿美元的股票面值在一天之内化为乌有。

当天,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的1600种股票中,只有52种股票上升,其余全部下跌。其中1192种股票跌到52个星期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蓝筹股也在劫难逃。几乎所有大公司的股票均狂跌30%左右,如通用电气公司下跌33.1%,电报电话公司下跌29.5%,可口可乐公司下跌36.5%,西屋公司下跌45.8%,运通公司下跌38.8%,波音公司下跌29.9%。

这一天纽约股票交易所内阴云密布,气氛极度紧张。价格变动极快,电话机不够用,荧光屏上的价格跟不上市场实际价格。

一个交易员说他的荧光屏上显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3.78点,而实际上这个数字是508点。平时一天的交易额为1亿股左右,而这天为6亿股。

由于计算机系统运行滞后,约有28%的指令未能执行,其中包括9200万限价指令。许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直到两三天后才知道他们的股票没有卖出。

此外受股票价格变化的影响,美国政府债券市场也是一片混乱。而新闻机构由于计算机的影响,收盘5个半小时后才把股市的收盘价报道出去。

“一切都失去了控制”,《纽约时报》这样报道。

这一天损失惨重的投资者不计其数,世界首富萨姆·沃尔顿一天之内股票价值损失21亿美元,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损失39.45亿美元,电脑大王王安仅在19日下午就损失了3100万美元。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最苦的是那些靠自己多年积存的血汗钱投资于股票的投资者。

Clipboard Image.png

受股价暴跌震动,股民的心理变得极为脆弱。因股市暴跌而不堪于债务中亚的许多人,精神彻底崩溃,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银行破产,工厂关门,企业大量裁员,人心惶惶。

而受信息技术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当某个股市发生暴跌时,其他股票市场也难以幸免。1987年美国股灾不单对美国,更对全球股市都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黑色星期一”这一天,东京股票交易所的开盘锣声余音未尽,股票价格便直线下跌。日经225指数下跌了620点,跌幅为14.9%;香港恒生指数下跌421点,跌幅为11.3%,也创下了一天下跌最高纪录;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下跌169点,跌幅为12.4%;澳大利亚所有普通股价格指数下跌80点,跌幅为3.7%;FTSE30指数下跌183.7点,跌幅为10.1%,FTSE100指数下跌249.6点,跌至2053.3点,投资者损失达500亿英镑。

此外,巴黎、法兰克福、斯德哥尔摩、米兰、阿姆斯特丹等股市均有6%至11%不同程度的下跌,形成全世界范围内的股市冲击波。面对席卷全球的股市狂潮,各地政府震惊之余,迅速采取一系列救市措施。香港股市当即停市4天,前联邦德国宣布降低证券回购率,七国集团会商如何向金融系统提供流动资金。

不过好在政府及时救市,1987年股灾最终并没有酿成重大的金融危机。大崩盘的当天,美国各界反应极为强烈,广播、电视和报纸发表大量评论。白宫发表声明说:“国家经济运行状态良好,就业率处于最高水平上,生产也不断增加,贸易收支也在不断改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最近发表讲话说,没有迹象表明通货膨胀会进一步发生。”

10月19曰晚上,美国总统里根立即召回在西德访问的财政部长贝克和在外地的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严密关注事态的发展,一起商讨对策;纽约股票交易所主席约翰·费兰声称,但愿这种情况不要继续下去,其他有关的官员也纷纷发表讲话稳定市场情绪。

星期二早上,银行纷纷停止对专业经纪商和交易员提供信用,银行担心他们会破产而收不回贷款,而专业经纪商已没有足够的现金向交易所支付保证金以维持交易畅通的责任,因为他们在星期一为了阻止股票下跌而买进了过量的股票。专业经纪商因此而陷入了流动性困境,他们没有现金参与星期二的交易。他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倒闭,要么求助于另外一家公司兼并他们。

一旦专业经纪商倒闭,纽约股票交易所就会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因为他会缺乏保证金清算交割正常进行的资金来源。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讲话,“为履行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责,联邦储备系统为支持经济和金融体系正常运作,今天重申将保证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这句话实际上是支持银行为股票交易商继续发放贷款:联邦储备委员会立即向银行系统注入资金已备必须。

两家主要商业银行马上宣布降低优惠利率。化学银行迅速增加4亿美元的证券贷款。银行家信托公司也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保证客户的资金需要。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承诺使那些再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略微恢复了信心。

里根总统和财政部长贝克分别表示,这次股市崩盘与美国健康的经济是不相称的,美国经济非常稳定。随后,美国的各大商业银行纷纷降低利率。采取这些措施之后,10月20曰,股票指数上升了102.27点,10月21曰比20日又回升了186.94点,但10月22曰收盘价比21曰又下降了77.42点。

大崩盘发生的那一周内,约有650家公司公开宣布要在公开市场上回购本公司的股票。而在此之前,自1987年1月1日至10月16日,总共只有350家公司宣布回购措施。其中的大部分公司在“黑色星期一”那天继续维持回购行为。

上市公司的这种大规模回购行为对股市产生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这次股市危机中,真正能救市却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10月20曰(星期二)纽约股票市场港开门不久,G.A.F买回700万美元,约合该公司21%的股票。

这一行动无疑给衰弱的华尔街注射了一支强心针,说明该公司的实际信用远远超过股票市场所反映出的股票牌价;到中午,又有4家小公司相继回购他们流通在外的股票;12时10分,华尔街一家著名的经纪公司梅里·林厅公司宣布回购500万美元的股票。接着美国几家大公司也相继效仿,福特、霍尼威尔公司等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

上市公司的这种大规模回购行动对股市产生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当天中午12点30分到下午13:00,道·琼斯指数从1717点回升到1825点,到下午3点半,已上升到1915点。这一天共上升了176点。

虽然从后果和严重程度上来讲,“87股灾”远没有达到1929年那场大崩盘对整个美国经济的影响。但这次股票下跌,消弱了美国人的购买力,使消费有所下降并直接影响到生产。

在美国,直接从事股票投资的人占全国人口的1/4,这部分人基本上分布在购买力最强的年龄层次。股市的暴跌使原来依靠股票红利、股息和投资股票获取利润来安排生活的人深受打击。

短短一年之内,美国的私人消费开支减少约500亿美元,使五年多来以股市为推动力,以消费为主导的美国经济出现了转折点。股票暴跌给美国经济带来的潜在威胁集中在投资领域。美国企业界需要依靠外国资本扩大投资,政府也需要利用外资来弥补财政亏空。

1987年上半年美国以外的投资者在华尔街购买了约2000亿美元的股票,在此次风潮中元气大伤,信心严重受挫。

美国国内的投资者也心有余悸。许多企业因股价下跌不敢再发行新的股票,一些企业的扩大生产受到抑制。有人估计,到1988年,美国的企业投资会减少约250亿美元,生产增长速度放慢将成定局。股市暴跌对美国经济投下了不信任票。

企业投资减少,加剧了工人失业,使许多人生活水平下降,引起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故事下跌使投资者把债券看作更安全的投资场所,股市下跌引起债券市场价格上升。10月20曰上午美国30年期的国债价格上升了12点。股市下跌对国际市场一般初级产品的价格和贵金属的价格的影响也有所表现。纽约股市价格暴跌的当天,黄金价格即涨到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铜、铝、铅、锌等践金属的价格下跌。同时,股市下跌也对房地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4

两次崩盘启示录

回顾完上世纪这两次大崩盘之后,在本人看来,虽然1987年的股灾与前两周的美股暴跌非常“形似”,但在暴跌背后的“内核”上,可能这次的暴跌与1929年更接近。

但股灾,从来都只是经济体本身在积累了大量的风险性因素和无法调和的矛盾之后的集中宣泄。

股灾只是“疾在皮肤”的表现,真正的东西,乃是“疾在腠理”。

只有真正明白了股灾背后的经济逻辑,以及美国用来解决经济危机的手段,才能明白对我们的意义和影响。

之所以周期性地出现股灾乃至周期性地因为股灾而引发经济危机,其实是资本主义出现从那一天起,就存在一个根本的问题:购买力不足。

按照一个经济学等式:利润=商品售价-工资-其他成本,即可以倒推回来商品售价=利润+工资+其他成本。这个等式对任何企业都适用。

实际上,“其他成本”一项就是其他企业制造的商品。所以把所有企业放到一起讨论的时候,有商品售价=利润+工资。这说明,如果所有的生产都放在资本主义化的企业里进行,必然存在一个问题:工资买不光所有商品,必须利润也加入购买,产销才能平衡。

这会带来第二个推论:消费倾向递减原理。

虽然说赚钱多的人花钱也多,但从比例来看,月薪2000块的人必然花光收入,6000块的人最多攒一两千元,月薪十万的时候,可以每月攒几万存款。等到月入百万,虽然奢侈品消费已经不少,但占总收入的比例可能也就是两三成。

收入更高的人,往往消费就要停滞了。在物质享受上,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未必和一个国内大房产商拉开明显差距。

这咋一看是好事,有钱人不消费,多好啊,为社会节约资源。

但是,这和第一点放在一起看,问题就出来了。利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工资分配在大多数人手里。

工资基本都花掉了,但利润大部分没有被花出去,势必造成这样的局面:商品售价>老板的消费+工人的消费。商品不可能在这个体系内都卖出去。

卖不出去怎么办?老板的第一反应是减产避免亏损。

减产不是为了少造东西,而是为了少开工资。工人没了工资自然就不买东西。结果,从全社会来看,购买力减少的比例比商品减少的比例还高。各行业的老板只能下意识地再裁员,再限产。

这样的恶性转下去,经济就崩溃了。

1929年的经济危机就是这个原理。只要任何人立足于体系内解决问题,问题就绕不开。

Clipboard Image.png

当然,从资本主义的角度说,资本家的利润不加入购买就不能平衡购买力。资本家靠奢侈消费肯定是消费不了那么多的利润,但是资本家还可以投资。

所谓投资,就是资本家把积存的利润拿出来雇人、买东西,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质量。如果资本家乐意不存钱一心投资,那么经济危机也是可以缓解的。

但是,投资的目标不是投资,造更多的商品也不是目标,最终的目标是要牟利赚钱,也就是把商品卖出去。所以,一旦有风吹草动,市场稍微萎缩一点,投资的倾向就会减弱。

投资减少了,工人的工资也会减少。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如果让经济部门自行决策的话,脆弱的平衡很容易瞬间转为雪崩。

事实上,从长期来看,投资是给资本家创造更强大的生产力,势必要造成更严重的过剩。

所以说,光是鼓励资本家投资还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有一个“不得不投资”的条件。投资才能成为缓解经济危机的因素。

科技进步就是这么一个合适的条件。一旦社会上出现了促进生产的新技术,所有资本家都担心别人先采用,自己被淘汰。所以,不管有没有预期市场,都必须投资。

投资信心,或者说投资压力就这么被维持住了,不会轻易地落入循环下降的陷阱。直到技术进步普及到整个社会。这其实也是个奇怪的现象,技术进步不是通过促进生产来给社会带来好处,而是通过“不得不”投资的压力来保证社会不崩溃。这个绕出去的大弯子就是资本主义的问题所在。

科技进步这根鞭子总是抽着资本家投资,所以供需总是平衡。危机持续个一两年,新科技就能出来救驾。

但科技增长也不是万能的。科技促进投资,这话有个隐含前提——科技本身不是投资。否则市场稍微波动一下,投资意愿就下降,科技进步也放缓,自然就没法逼着资本持续把利润拿出来花,购买力缺口就回来了。

在上两个世纪,科技门槛低,搞科技开发不咋费钱,几个爱好者直接攒个小作坊就能开工。制造第一辆汽车的卡尔-本茨用媳妇的嫁妆和首饰就填上了开发汽车的成本;爱迪生当报务员,省吃俭用就能开发出第一项专利。

Clipboard Image.png

不过1900年前后,情况出现了变化。已有的科技门类越来越多,科技开发成本打着滚地往上涨。莱特兄弟虽然也是技术宅男,但人家也同时是自行车制造商,是非常有钱的工厂主,自己修了风洞来测试各种机翼,这才在1903年试飞了飞机。

马可尼虽然是自费开发无线电,但他母亲是英国贵族,老爸是超级大地产主。他家有钱到什么程度?马可尼实验无线电,通讯距离好几公里,发报机和收报机还都在自家乡间别墅的地界上。这样的富豪才玩得起科研。说明科研离个人越来越远了。

爱迪生年轻的时候单打独斗,发了财之后反而必须挂靠大财团,才能建立几百工程师协作的实验室,号称学霸。他在门罗公园的实验室,一次火灾就损失4百万美元,折合现在6亿美元。

这样的科研活动本身就是企业的超级投资行为。个人的兴趣、技术不再起主导作用,企业的意愿才是科研突破的发动机。

20世纪后,科研也成了投资,企业投资之前就必须考虑能不能赚钱——要是没市场的话,高科技也一样赔钱。所以,19世纪是科研突破推动投资,20世纪初的科研本身就是投资,自然也受市场需求压制。

科研,尤其是距离产品较远的基础科研也被卡死在市场不足的怪圈里。一旦市场波动,也会和投资互相拖累着减速。最后问题还是回到了消费不足,市场不足的死结上。

一切都表明了,解决股灾,乃至经济危机的方法,只有促进那些过剩的商品,在短时间内被消耗掉。

课本上会告诉你,是罗斯福新政把美国拉出了经济危机的泥潭。你信吗?我反正是不信的。

1929年经济危机真正的解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Clipboard Image.png

战争,对于交战一方是残酷的,但是对于观战方却是幸福的。

经济危机归根到底是“供给和需求”的严重失衡,而战争是解决供需失衡的有效办法,战争产生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车辆、药品等装备、人力、资金需求,更因为交战摧毁了供给能力,进一步放大。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开始,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打响,欧洲、亚洲、非洲几乎所有国家全部卷入战争,仅有孤悬南美的美国得以远离战争。

战争导致工业制成品需求快速增长,美国过剩的生产能力迅速被消化,甚至供不应求,出口不断增加,就业持续回升,经济重回快速增长渠道,美国进入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其中41年到43年GDP平均增速连续三年达到让人瞠目结舌的17%以上。

Clipboard Image.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庞大的破坏力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和亚洲,1945年战争结束,海外需求迅速下降,美国经济应声而落重回负增长,为了避免出现新的经济危机,美国从1948年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国家战后重建,而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中的很大一部分,正是被欧洲人用来进口来自美国的工业品和原料的。

美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赢家,美国不但最后打赢了战争,而且在经济上美国发了战争财,据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拥有的黄金占当时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几乎全世界的黄金都通过战争这个机制流到了美国。而美国的崛起,是站在被战争摧毁的欧洲和亚洲的肩膀上,美国走出大萧条的真正动力也源于此。

尽管我们都觉得现在全世界的央行已经从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但是,引发那次危机的核心变量,现在变了吗?

如果还是那种病,美国会不会在经济危机之下,用同样的药?

细思极恐。

如果仔细看新闻的话,在这两周里有两条新闻是非常重磅的

一个是国防部在2月5日宣布,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Clipboard Image.png另外一个是2月9号,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发布消息称,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已经开始列装于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现在歼-20战机已经向全面形成作战能力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Clipboard Image.png如果说真正把美国拉出经济危机泥潭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如果这一轮股灾如果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的话,恐怕,我们要担心的,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了。

来源: 蜜蜂投研社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App内直接打开
商务、渠道、广告合作/招聘立即咨询

相关文章

每日行业复盘|2024.03.27

· 昨天 00:32

cover_pic

A股周期性股灾的根源是什么?

· 前天 16:58

cover_pic

洪榕:让中信证券来还行业的债,冤不冤?

· 03-25 18:43

cover_pic
我也说两句
手机号码
+86
验证码
* 微信登录请先绑定手机号,绑定后可通过手机号在APP/网站登录。
绑定

绑定失败

该手机号已注册格隆汇账号,您可以选择合并账号。

关于合并:

1.合并后可使用手机号或微信快捷登录;

2.仅保留手机账号信息,清除原有微信账号信息;

3.付费权益将同步至手机账号;

4.部分特殊情形可能导致无法合并;

合并
返回上一步
确认您合并的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输入后提交合并账号
合并